轻描淡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chan

博文

中国北方农村当年是怎样解决温饱的,兼谈点水利

已有 2753 次阅读 2011-2-10 20:37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干旱, 水利, 温饱

    (本人仅了解家乡的情况,因此仅仅谈论一下北方的情况。)
     农村,农业粮食产量高到能够解决温饱,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一、低价的小水泵、塑料管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可以抽水到高处和远处,使灌溉面积增大,原来的旱地变成水浇地,产量增加,而且一年还能多种一季粮食。
        没有水泵和塑料软管之前,农民浇地用的是辘轳,灌溉面积很有限;另外,水井一般都在低处,水无法从低处流到高处的农田。
    二、化肥的应用,使粮食产量增加。没有化肥之前,使用人畜的粪便,人畜吃都吃不饱,粪便更不够农作物用的,产量总上不去,形成恶性的循环;有了化肥,产量高了,粮食多了,牲畜也多了,粪便也就多了,肥料也多了,产量就更高了,形成良性循环。
    三、优质种子,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四、农药的大量使用,保证病虫害不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
 
    所以,温饱问题的解决,是科技发展的直接结果。(如今,朝鲜人民吃不饱,为什么?很大的原因他们自己不能生产化肥,水泵等也少的可怜。所以,前些天看到他们的领袖号召城市百姓,为农民“积肥”运动。)
 
    如今,据说要投入土地出让金的10%来修水利了,水利无疑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农业什么也干不成。但是,修什么样的水利,是很有学问的事情。 30年前修的水利设施,小水库、拦水坝是有用的,水渠也是有用的; 但也有一些是没什么用的。
    如今,也有人修些水利,举一个例子,我们那里在每个村庄的最高的地方,要求都修一个“大盆”,盆底通过水管和低处的水井、拦水坝相连,在有雨水的时候把水抽到大盆里存起来,干旱的时候用。 此法实践证明,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干旱不是一天就发生的,往往持续几个月才产生干旱,即使水多的时候,花钱把水存到高处的“盆”里,干旱还没真正来,早就没有了。
  所以,修什么样的水利,还是挺有学问的事情。 这个学问,不见得“专家”懂,也不见得通过“专家”论证了就一定科学,有时候,问问老农民,会更加科学。 
  今年,山东百年大旱,一些地方二百年大旱,更加彰显水利的重要。
  我的认识是,兴修水利,要和涵养水源,保护环境,杜绝过度开采地下水等结合起来。这样,当面对大旱时,才有可能降低农业的损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2356-411757.html

上一篇:为什么不能杜绝未成年人乞讨?
下一篇:一个最善于画饼充饥的国家
收藏 IP: 124.148.50.*| 热度|

3 吕喆 侯成亚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