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火星上穿什么衣服?(151019) 精选

已有 11425 次阅读 2015-10-19 08:58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tyle, 衣服, 火星, 航天局, 美国航空

火星上穿什么衣服?(151019

闵应骅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928日在华盛顿总部召开了一场紧急记者会,他们宣布在火星表面找到有液态水的证据。自此以后,大家对上火星发生很大兴趣,尤其是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青朋友更有兴趣。本月的IEEE Spectrum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是关于上火星的。譬如,人们自然会问:到火星上穿什么衣服啊?

   其实,我们至少还得几十年以后才能上火星吧!但是保护宇航员的服装现在就非常需要。去年NASA发布公告,征求太空服设计方案,以适应探索火星的Z-2外部的服饰,及其制造,据说几个月内将公布。有人会说我们不可能近期上火星,今天的航天服只是为了在无重力条件下的工作,不适合在奥林匹斯山边上旅游一个月。那么,第一个火星航天服应该什么样呢?是不是类似于现在航天服,像个充气的人形气球一样呢?或者是像MIT提出的火星航天服,用合体的弹性材料加压做成贴身服装?这可能需要一个设计评价,科罗拉多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可能还是会采用Z-2那样,虽然不见得最好,但是可用。Z-2现在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套装,但是,与工程师和航天服专家的讨论提供了第一个着陆火星人服装的大概。

   这种服装最重要的要求当然是对未来的火星探险家的充分保护。从生理学标准来看,火星表面的条件完全相当于真空,空气只有地球表面的1%。因此,未来的火星探险家面临着与今天空间行走的宇航员同样的危险,那就是航天服一个缺口将很快使组织和静脉里的液体水变成蒸汽。身体就会肿胀,血液将会在一分钟之内停止流动。火星还有新的挑战。该行星极弱的磁场对太阳风粒子和宇宙辐射只能提供特别弱的防护。稀薄的空气也使这种服装设计复杂化。在国际空间站外面穿着的航天服用真空,因为真空能够与服装外隔热。但把这种服装运到火星表面,气体分子就在层间流动,带走宇航员的热量。

宇航员面临的另一个问题,阿波罗登月时没有注意到的就是灰尘,由于风的搅动,再和水混合成型所形成的灰尘虽然没有月亮灰尘那么大,但是已经飞入空中,聚集起来,扎成一束,套到航天服外面,降低反射性能。给宇航员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虽然今天的宇航服也可以防止这些,但穿起来基本走不动。火星上有地球重力的38%。现在的宇航服虽然可以在失重情况下用手杖行走,但他们的臀部、腰部和膝盖都不能灵活活动。NASAZ-2要设计行星表面行走服装现在就可以在空间站上自由行走。到底什么样?可见下图。


   首先,背上背的是一个自由呼吸袋。今天航天服上的二氧化碳洗涤容器只能用一次,重复使用要先充电几小时。用胺床去除宇航员散发的二氧化碳的双重系统可以多次使用。二氧化碳被过滤器释放,其他还可以吸收气体。护身服包括硬的部分和软的部分,以对抗内部气体压力而成型。材料要能防陨石。火星的重力大于月球的两倍。硬部件和灵活而柔软的外层可以防止穿孔,而又比较轻,便于行走。用于行走的靴子也很特别。阿波罗的靴子在火星上不能用。宇航员需要更坚固、舒服和耐用的靴子,以保证在火星上能呆上几周或几个月。而膝盖要可以跪下。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靠手杖,火星上宇航员不但要坐而且要跪,充气加压的服装就有问题,需要可弯曲的膝盖,臀部需要轴承和手风琴一样的连接,以便获得足够的自由度。制作服装的材料需要新的纤维织物。今天的空间服装靠真空提高服装内外的热隔离。火星空气稀薄,需要新的材料调整服装温度,高分子材料能提供一定的辐射防护。穿衣服的过程也要有点特别。为了保护着陆艇的内部空间,服装一般挂在外面。火星表面盖有一层有毒的灰尘,包含生命保障设备的双肩背包从后面穿到宇航员身上,从车上脱离,可以防止登陆艇外面的灰尘进入服装内部。服装外面应该有基本的保障生命的控制设备,包括平面显示和声音指令,譬如监管服装的情况、与其他人的通信、浏览活动清单、拍照、控制光线、导航火星表面等。

   火星服装现在还没有完成,但可能是Z-2Z-2服装充满了气体,分为三层:抑制层充满气体;构造层撑起这服装,使之连接可活动;一些外围层提供绝热,防护穿刺。不同的Z-2就是弯曲和屈曲的程度不同,特别是在肩部、臀部和腰部。Z-2设计得每平方英寸需要3磅的力量才能活动,大约是海平面压力的一半,最宽的部分,譬如胸部、骨盆部分都用纤维和树胶。Z-2现在并没有完成,目前的衣服还没有一层可以防止极度的高温和辐射。重量大约在140公斤,与美国ISS标准差不多,但有较好的活动性,较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当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外行人只能了解一个大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929181.html

上一篇:无人驾驶汽车的现状(151005)
下一篇: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5G(151026)
收藏 IP: 111.161.77.*| 热度|

25 郑永春 蒋迅 赵凤光 王小平 王峰 封力军 王迪 陈明路 牛登科 张家峰 张忆文 黄永义 杨正瓴 彭真明 戴德昌 唐常杰 陆泽橼 晏成和 shenlu jilia2009 decipherer biofans yunmu aliala n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