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长江学者“一波三折的评选之路

已有 18351 次阅读 2016-3-25 14:52 |个人分类:智库数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计划, center, 微软雅黑, 长江

 

l  背景介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简称“长江学者”,是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务委员、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自主持下,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02年7月7日至9日,首届“长江学者论坛”在汕头大学举行,45位“长江学者”聚会共同研讨生命科学的奥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效显著,硕果纷呈,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普遍好评,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正式开始于1999年,教育部分别在2004年、2011年和2014年调整选拔了实施办法。

1.   2004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实施力度,每年计划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聘期为三年。

2.   2011年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

3.   2014年的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严格规范兼职兼薪行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在同一时间内应只有一个全职工作岗位,不得兼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不得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从1999年至2015年,历经17批评选,共选出2949位学者予以奖励。其中,2010年教育部没有直接评选长江学者,而是通过“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进行资助奖励。另外,教育部将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名单一起发布。下面,将对对历年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简要分析。

l  一波三折的评选之路

随着国家和高校、学者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认可和重视,该奖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之一,但该奖项的评选方案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多次调整。根据图1统计情况来看,长江学者的评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批至第5批,评选学者的数量少量增加,但最多也只有138人。第二阶段:第6批至第11批,由于在2004年对长江学者选评方案进行调整,对评选的类型有了分类,学者数量上基本上维持在200人左右,但在第10、11批的评选数量急剧增加,2009年达到了单年最高峰252人,这也可能是导致2010年评选采用团队评选的方案的原因之一。第三阶段,第12批至17批,动荡调整阶段。从2010年的团队86人,到2011、2012年的200多人,再到2013、2014的一同评定378人,直到2015年的206人,可谓尝试了多种评选方案和
评选人数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l  理工领域的天下

历届两千多名长江学者评选分别来自831个专业领域,其中累计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专业共有24个,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长江学者入选最多的专业领域是材料学,共有69人,第二名的是入选62人的基础数学,第三名的是凝聚态物理,入选55人,第四名是入选50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第五名的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入选48人。综合来看,长江学者的评选坚持着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宗旨,评选结果主要集在理工科领域。



l  顶尖大学领跑历年评选


从学校分布的角度来看,共有202所高校学者入选过长江学者。入选人数最多的20所高校,有1667名学者入选,占整体比重的57%。入选人数前10名的高校历年评选情况如图3所示,有1207人入选,占整体的41%。通过下图情况来看,北大、清华交替领跑历年的长江学者人数之最;复旦、交大、南大、浙大、华中科大处于中间区域;武大、西交大和中三大学处于底部区域,但近年来也有很好的突破。


l  特聘学者远多于讲座学者


从学者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情况来看,入选人数前10名的高校中特聘学者的数量普遍多于讲座学者数量。根据2004年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了调整方案,计划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而2011年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根据图4统计结果来看,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武大和中山大学的特聘学者约是讲座学者的两倍,南京大学高达近4倍,华中科大和西安交大的特聘学者和讲座学者相差不多。另外,由于2010年的评选情况特殊,图4并未统计相应学者数量。


附件:历年各高校评选长江学者情况统计

高校

总计

讲座

特聘

北京大学

215

3

63

149

清华大学

209

1

58

150

复旦大学

128

1

41

86

上海交通大学

122

2

39

81

南京大学

119

2

25

92

浙江大学

118

3

34

81

华中科技大学

90

2

39

49

武汉大学

75

2

22

51

西安交通大学

72

2

35

35

中山大学

59


18

41

四川大学

57

2

14

4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6

1

11

44

南开大学

55

1

16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

54

1

15

38

吉林大学

52

2

11

39

中国人民大学

51

1

13

37

中南大学

46

1

17

28

山东大学

45

1

16

28

天津大学

44

1

13

30

东南大学

43

1

11

31

大连理工大学

41

1

14

26

北京师范大学

40


3

37

厦门大学

40

2

20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1

10

28

同济大学

37

1

10

26

电子科技大学

36


14

22

中国农业大学

33

1

8

24

华东师范大学

29


11

18

北京理工大学

28

1

5

22

第四军医大学

25

1

3

21

东北大学

25


7

18

重庆大学

25

1

6

18

湖南大学

23


9

14

西北工业大学

23

1

4

18

华南理工大学

22


5

17

兰州大学

22

1

7

14

华中农业大学

21


8

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

1

8

11

华东理工大学

19


2

17

西南交通大学

19


7

12

中国海洋大学

18


9

9

北京科技大学

17

1

4

12

北京交通大学

14

1

3

10

北京化工大学

13


2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4

9

中国矿业大学

13

1

4

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3


2

11

北京协和医学院

12

2

2

8

东北师范大学

12

1

4

7

陕西师范大学

11

1

4

6

上海财经大学

11


5

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1


5

6

第二军医大学

10

1

2

7

东华大学

10

1

5

4

合肥工业大学

10


9

1

江南大学

10


5

5

南京理工大学

10


3

7

武汉理工大学

10


4

6

西北大学

10


1

9

西南财经大学

10


8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



10

北京工业大学

9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9

1

5

3

华南农业大学

9

1

1

7

天津医科大学

9

1

4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1

3

5

西南大学

9


5

4

北京邮电大学

8

1

2

5

第三军医大学

8

1


7

河海大学

8


1

7

国防科技大学

7

2

2

3

华中师范大学

7


1

6

上海大学

7


1

6

首都医科大学

7

1

1

5

长安大学

7

1

4

2

大连海事大学

6


4

2

东北林业大学

6

1


5

湖南师范大学

6


2

4

华北电力大学

6


2

4

暨南大学

6


3

3

南京工业大学

6

1

1

4

南京农业大学

6


1

5

山西大学

6


2

4

苏州大学

6

1


5

燕山大学

6



6

中国科学院大学

6



6

中国药科大学

6


2

4

中央财经大学

6


4

2

北京林业大学

5


2

3

北京语言大学

5


4

1

广西大学

5


1

4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



5

南方医科大学

5


3

2

石河子大学

5


1

4

首都师范大学

5



5

西藏大学

5



5

福州大学

4



4

贵州大学

4

1

1

2

南京师范大学

4



4

西南石油大学

4

1


3

湘潭大学

4

1


3

云南大学

4


1

3

中国传媒大学

4


2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1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



4

中国政法大学

4


2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3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3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2

1

河南农业大学

3

1


2

江苏大学

3

1


2

南京医科大学

3



3

汕头大学

3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2

1

太原理工大学

3


2

1

天津科技大学

3


1

2

新疆大学

3

1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1

2

中国医科大学

3


1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3


重庆医科大学

3


2

1

东北农业大学

2



2

广东工业大学

2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2


哈尔滨医科大学

2


1

1

河北工业大学

2

1


1

黑龙江大学

2



2

湖南农业大学

2


2


华南师范大学

2


1

1

江苏师范大学

2


1

1

辽宁大学

2



2

南昌大学

2



2

南京邮电大学

2


1

1

内蒙古大学

2



2

内蒙古科技大学

2

1


1

宁夏大学

2

1


1

青海大学

2



2

山东师范大学

2

1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2

1


1

沈阳药科大学

2

1


1

四川农业大学

2


1

1

西安科技大学

2



2

西北师范大学

2



2

延边大学

2


2


云南财经大学

2



2

浙江师范大学

2



2

郑州大学

2



2

中央民族大学

2


1

1

安徽大学

1



1

安徽医科大学

1

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



1

滨州医学院

1


1


成都理工大学

1



1

大连医科大学

1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1



1

福建农林大学

1


1


福建师范大学

1



1

广西师范大学

1



1

广州医学院

1


1


贵州医科大学

1


1


海南大学

1



1

河北师范大学

1


1


河南大学

1



1

河南师范大学

1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


1


湖北大学

1



1

华侨大学

1

1



吉林农业大学

1



1

江汉大学

1


1


昆明理工大学

1



1

兰州交通大学

1



1

泸州医学院

1


1


南京林业大学

1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1



1

青海师范大学

1

1



山东农业大学

1



1

上海师范大学

1


1


上海体育学院

1



1

沈阳工业大学

1

1



沈阳建筑大学

1



1

天津财经大学

1



1

天津工业大学

1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1



1

温州医学院

1

1



武汉纺织大学

1



1

武汉科技大学

1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



1

徐州医学院

1



1

长春理工大学

1



1

浙江工业大学

1



1

浙江理工大学

1



1

中北大学

1

1



中国地质大学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

1



中国美术学院

1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



1

中央美术学院

1



1

中央音乐学院

1


1


重庆交通大学

1



1

重庆邮电大学

1



1

 

(作者:Janet,里瑟琦研究员。人工整理数据,如有疏漏,欢迎联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964982.html

上一篇:印度拟建20所具有世界级影响力高校
下一篇:国务院取消7项教育行政审批,教育部要求加强监管
收藏 IP: 180.159.85.*| 热度|

4 杨正瓴 李侠 谢平 王兴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