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规划参考】这一次,在线学习能变革教育吗?

已有 1990 次阅读 2020-9-22 19:49 |个人分类:规划参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年春天,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关闭了线下教室。全球硅谷(Global Silicon Valley)首席执行官Michael Moe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了"数字学习时代的黎明"系列活动。“精灵已经从瓶子里出来了,他们不会回去的。”Moe和他的同事Vignesh Rajendran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线上学习课程,我们希望未来也能够持续下去”


按照像Moe这样的教育技术拥护者的说法,我们或许会永远陷在“黎明”里。这个“黎明”并不能隐喻为划时代的分水岭,而可能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周期性事件。


(一)面对技术热潮的三种立场


在十年前,教育界曾有过关于MOOC的大讨论,我们本以为这个讨论已经结束了,但事实上,突如其来的Covid-19又把这个类似的问题重新提了出来。

依照Morgan Ames在其著作《The Charisma Machine》(MIT Press,2019)中的观点,在面对一个新的教育技术热潮时,通常会分化出三种立场: 技术至上论(charismatic technologist)、技术怀疑论(skepticism)和技术实用论(tinkering)技术至上论者认为新技术会有改变教育的巨大力量,技术怀疑论者对新技术表现出不信任,认为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和学生的社会化,而技术实用论者则居于二者的中间。


(二)激进:技术至上论


纽约大学的斯科特·加洛韦是此次全球疫情大流行中的技术至上论者之一,他重提了“大学终结论”,预言“二流”大学将会崩溃以致消失。为了体现出其观点的独特性,他还主张未来的大型大学不会是Udacity或Coursera,而是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的常春藤大学。在今年5月,加洛韦表示:“最终,大学将会与公司开展合作,并帮助其扩张。我认为可能会像是麻省理工学院与谷歌,微软与伯克利……难以想象,如果苹果公司与某一所学校合作,提供设计和创意课程,招生人数会有多少。


而就在下个月,苹果将会中止其高等教育方面的项目:iTunes U,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与高校合作提供的设计和创意课程报名人数不容乐观。


如今技术至上论者的论点有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历史性的:自早期的广播和电影时代以来,技术至上论者们就一直承诺新技术将会扫除高等教育的脆弱基础,然而事实却是高等教育略有紧缩,但并没有真正受到新技术的强力冲击。


这里并不是要否认在线学习的增长和创新,几十年来,在线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而且还涌现了一些十分优秀的典范。南新罕布什尔大学(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已经从一所小型私立文科学院发展成为一个在线教育的庞然大物,佐治亚理工学院(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成功推出了基于MOOC的在线硕士学位,有7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单一学位课程。但要知道的是,能够成为南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只有一所;有许多新的基于MOOC的硕士课程,但没有一个能够达到佐治亚理工学院那样的成就。技术至上论者从率先行动的实践中看到了曙光,而我们则看到只有少数的先行者取得了成功。


技术至上论要直面的第二个问题是,他们所设想的破坏性变革并未发生。


目前,MOOC、自适应导师、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学习分析等创新技术,在高等教育向在线学习的转向中,起的作用非常小。相反,疫情使我们接受了两种传统技术。


第一个是学习管理系统——在线分发和收集资源平台。学习管理系统在60-70年代率先在理论层面探讨,在90年代商业化,在00年代成为开源系统。


第二个是视频电话。视频电话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亮相,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视频会议。在没有聊天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导师帮助的情况下,教师们也将授课从教室讲台搬到了家庭网络摄像头。


即使是在如此突发的情况下,学生们所希望的仍然还是传统的课堂和传统的教授。如果说今年技术至上论者所期待的“大混乱”终于到来的话,那他们看到的也仅仅是ZOOM在线授课的普及。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许再也不会看到比这更有力的佐证——证明了教育系统的保守性。


(三)保守:技术怀疑论


与技术至上论截然不同的,是技术怀疑论。几十年来,技术怀疑论者一直在批评学习企业的非人道化,以及花哨的商业宣传对此推波助澜。奥黛丽·沃特斯和托朗·哈夫斯主张,我们不仅考虑技术如何影响新知识的获取,还要考虑院校组织和学生的社会化。Neil Selwyn 建议,不应该轻信新的教育技术,应批判性地看待数据处理、学习分析等技术。

怀疑论者对近年教育领域中的数据收集和监控热潮持谨慎态度,关注学生隐私保护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商业童年运动”(The Campaign for a Commercial-Free Childhood)发布了一份《疫情期间教育技术和教育政策声明》,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学、高校机构签署。

除了学习管理平台和视频电话之外,疫情期间的第三个“赢家”应当是监考软件——一个狡猾的发明。远程监考软件和恶意的远程监控软件之间关系密切,强制学生安装远程监考软件,是一件在隐私保护方面代价很高的行为。

坏想法应当被怀疑和挑战,但同时,在大流行期间其实很难持续质疑在线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离开关闭了的学校,回到家中之后,似乎除了参加线上课程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可做了。


(四)温和:技术实用论


在技术至上论和技术怀疑论中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技术实用论。在Ames《The Charisma Machine》一书中,称之为“修补”(tinkering),这一概念取自David Tyack和Larry Cuban的《Tinkering Towards Utopi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修补匠”们将学校视为可以改进的复杂系统,但认为重大改进是多年渐进的产物,而不是一次大变革的结果。“修补匠”们研究过去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努力,以避免重蹈覆辙。他们乐观地认为,技术可以用来改善教学和学习,但他们也同时把研究、批评作为反对乌托邦思想的手段。一边是技术至上论者精心策划将新技术快速纳入到原有的机制中,一边又是技术实用论者在坚持他们自己的设计和立场。


在教育技术领域,卡内基梅隆大学是技术实用论的代表和中心。像“开放学习倡议”(Open Learning Initiative)这样的项目,就是研究为基础,既有大胆的目标,又致力于落地和持续改进。在第一波MOOC浪潮中,典型的技术实用论“修补匠”是弗吉尼亚大学的特蕾莎·沙利文。她主张将在线学习方案进行广泛组合,同时反对对任何一个新趋势、新技术进行过度投资。随着许多以大学为基础的MOOC课程萎缩并逐渐消失,她的观点也得到了证实。大多数教职员工都是天生的“修补匠”,他们不相信新技术能够实现一切的变革,但也愿意探索新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在机构给予支持的前提下。

(五)决裂并不会发生

如果你认为新冠大流行会引发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决裂,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在个人计算时代到来时,研究人员与苹果合作推出了"苹果明日课堂"( Apple Classrooms of Tomorrow项)目,该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为世界上第一个联网的K-12教室提供了尖端的个人计算机。桑德霍尔茨带领的研究人员观察到,当获得新技术时,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新技术来扩展原有的实践。正如大多数教职员工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创建了他们的ZOOM教室一样(MOOC最初也仅仅是拍摄课堂讲座),这些20世纪80年代的老师使用先进的个人电脑,也只是以更高的效率做他们以前做的事情而已。

桑德霍尔茨和她的同事们观察到,这项新技术被逐渐接受是有一个过程的:进入、采用、适应、拨款和创新(entry, adoption, adaptation, appropriation, and invention)。这个项目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沿着这条轨道取得了一些进展。教师们首先试图保留他们传统教室一些做法,然后也有部分人继续深入,寻找新的技术应用方式以扩展其教学。今天,这一过程正在世界各地的教师群体中发生着。教师们正在将传统课程转换为在线和混合的形式,从非常接近传统的实践开始,有选择地采用有价值的新方法。

简而言之,我们并没有处在一个真正的新的“黎明”时刻。当疫苗普及,疫情退去,大多数学生将会重返校园,回到教室。也许会有一些大学在危机中倒下,但更多地大学还是将会恢复到大流行前的状态。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线学习会稳定地发展,学校也会逐渐适应,并不会发生十分剧烈而深刻的调整。
 
参考文献:Ed-Tech Mania Is Back: Utopian-minded tech gurus promise they’ll solve all of academe’s problems. They won’t. Justin Reich . [J/OL].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ed-tech-mania-is-back 2020-9-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51679.html

上一篇:【域外动态】美国高校“最大的恐惧”:三所高校疫情大爆发
下一篇:【规划参考】 “双一流”高校建设周期总结评审工作概况
收藏 IP: 185.152.67.*| 热度|

1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