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年首次出国在飞机上一定是感想很多,文革耽误的时间,和国际大国的差距,我们根基的薄弱,奋斗从何做起?
实践出真知,姨父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他凭眼睛看钢水的颜色就能知道温度,有时比仪器观察的都有用。
从不出国门到经常出国。。
桃李满天下。。
姨父的一辈子可以说是科学家中很辉煌的了:有机会独当一面开创一个领域,有充足的资金(相对而言),有国内外交流,有著书立说,有桃李天下。没有当院士,可是他也不在乎。一生,能有一个施展才干的舞台并红红火火地大干了一番,无悔无恨了!能有几个科学家把握住这种机遇?有几个科学家能这么硕果累累?
他们那一代的科学家要比现在的单纯,没有太多的钱,可是有做不完的事。
可是,我发现退休后的姨父很有一种失落感。年纪大了,身体和精力都不能和以前比了,可是心还在科研上;就像久经战场的将军,离开了硝烟就失去了生活的指南。
科学家什么时候才可以认老?退休生活该如何过才好?完全放弃科学,去养花,写字?有的时候,我很羡慕艺术家,他们可以一辈子玩弄本行到最后。可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运动员来,科学家的职业寿命已经是很长了。
我在鼓励姨父写博客,因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一定会有很多的心得,值得和年轻人交流。姨父也在科学网通过他的学生发表过一系列文章,不过,我的意见是,博客不同于论文,不能长篇大论,不用把能说的话在一篇文章里都说出来,可以每天找个话题,谈谈心得。博客是网络快餐时代的产物,娱乐性比知识性更重要。不要把读者想象成教室里的学生,要把他们想象成喝着啤酒(或茶)聊天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的,可是对那些在职业中有过辉煌的人来说,年老,是一个很难接受的现实。老了,就是不能象从前那样呼风唤雨了。可是,对成功者来说,老,悔恨少,骄傲多。老人的幸福,无非就是对过去没有悔恨,对将来没有惦念,对每一天又都充满兴趣。
等我退休的时候,我会去习字。这样,在退休二十年的时候,我或许就能成为书法家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