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别让自己的发明“烂”在实验室里 精选

已有 6298 次阅读 2009-8-29 06:03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刚才有一个欧洲来的客人参观我们研究院,认为这样的环境是他梦想之中的事:有这么多生物技术公司在一个屋檐下,相互不是竞争,而是帮助和协作;有很好的大学和基础研究环境;有很好的创业资金来源。他讲在欧洲,促成一个科学家和商业机构的合作进行产业化是很难的事情。

其实,类似的创新创业障碍在那里都有。创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美国也有很多创业优势,不过创业不成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价值,认为“我发明的技术至少值一个亿!因为类似的技术,比我的差得多的技术都在市场上值那么多钱,每年给那个公司赚很多钱。”

的确,市场上的技术可能远不如实验室里你的技术表现出色,但是把实验室里面的技术变成一个产品,再把产品送到客户手里,然后把钱赚回来,期间的难处是一般科学家所不能想像的。

记得我在做博士后的时候发明了一个染色体微切技 术,当时有一家在美国东北的公司(BIOS)找上门来要进行产业化,给我他们公司3-7%的股份,工资也比我当时在学校的高很多。但是我过高地估计了我的 “贡献”认为那家公司是在“掠夺”我的知识产权,没有同意。结果,那个染色体微切技术也因为基因组工程的顺利进展而很快就变得过时了(我的技术是给基因定 位,找到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除了一篇PNAS的论文和其它几篇基因定位的文章以外没有产生出任何经济社会效果。

回头看看当时的想法很幼稚,那家公司给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如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发现和发明是很多科学家常见的共同问题。上海人有句方言:“癞痢头儿 子自家的好”。自己的发明,很难给出客观的评价。可是,谁知道有多少很好的技术和发明被科学家的这种傲慢态度隔绝在市场外面了呢?又有多少科学家数年以后 后悔当初没有放手把自己的发现让别人拿去做产业化了呢?“烂”在实验室里的发明还少吗?

从另一个方面看问题,商人们天生就是为了盈利的,所以科学家对他们持怀疑的态度也是很自然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突破这个信任危机最后达成“双赢”的协议呢?

交流,是唯一的途径。通过交流,让科学家了解产业化的层层障碍。

再举一个例子:两年前,在我刚开始研制iCubate仪 器的时候曾经想问Vanderbilt大学license一个微液体技术。该技术的发明人是华人(Li DongQing教授,是微液体方面的权威,多各杂志的主编,写过近两百篇论文)非常开明,知道技术不去产业化就会烂在实验室里。但是这次的问题是出在学 校。学校的知识产权办公室要价太高,又要大笔的前期经费,合同开发经费,还要15%的股份。我跟他们解释说,这个技术离产品还有很远的距离,他仅仅是最后 解决方案的一小部分,而且还不够成熟,还有其它的竞争技术。。。但是学校就是不让步。结果律师费都化了几万美金,还是没能达成协议。如果没有人来要,学校 连申请专利的费用都不愿意出。一旦有人找上门来,他们一下子热情就高涨起来。当然最后没有用他们的技术,现在iCubate技术平台也一样很好。而 Vanderbilt却失去了一个产业化的机会。更主要的是失去了一个产业化的伙伴。

达成知识产权转让协议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估价太低对科学家不公平,估价太高又会给公司增加不必要的运营风险。更加困扰的是每一个发明,每一个科学家,每一 个公司对同一个项目都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心理底价。能够尽快地找到对方的底价,达成一个“双赢”的协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协议签字的时候看上去很公 平,但是等公司赚了大钱或赔了老本的时候就不那么公平了。好的协议能平衡各方的长远利益和近期目标,能让双方在签字完以后还是朋友,同心协力。

如果科学家自己愿意花时间和经历学习有关产业化的知识和能力,那也许是最佳的选择。不学,就不知道有多难,就比较容易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发现和发明。不然, 科学家可以找到信得过的产业化伙伴,让他们的团队把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商业伙伴方也需要更人性化,要了解科学家的心理,不能操之过急,要用真 心去“感化”科学家,让他(她)知道合作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让科学发明找用武之地,真正变成生产力。

在过去,中国的科学家归国家所有,所有的知识产权也都归国家。国家是无价的,科学家是无私的。现在时代变了,知识产权逐渐受到尊重,但是如何体现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如何让科学家得到应有的,公平的,透明的,舒心的报酬?

答案要靠大家去摸索。同时要把成功的案例多多地公布出来,让大家知道科学和技术是能够致富的,靠科学创新致富是快乐和光荣的。科技致富全社会受益。同时,也要多多公布一些失败的案例,让大家知道让知识烂在自己的实验室是很不幸的,很值得惋惜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252090.html

上一篇:迈向个体化医疗的第一步应该是个体化的诊断
下一篇:听大师们演讲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毛飞跃 刘进平 钱霍飞 吴飞鹏 杨秀海 周春雷 陈武峰 苗元华 熊邦虎 曹须 ningjing scnlong pkuzeal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