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Never too old to lear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changjie

博文

赴港参会摄夜景,兼议在港会议趋频繁

已有 6770 次阅读 2011-5-3 10:08 |个人分类:照片图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照片, 香港, 国际会议, 绿色

     五月文适宜短平快 五一是劳动节,对高校老师,五月还是特忙的“劳动月”。有三类学生的毕业论文正在撰写、正在修改,正在准备答辩,有的老师还有若干的项目评审任务。所以,五月的博文适宜那种短平快博文。
     为了短平快,先发两张香港的夜景照片,再议论为什么近年在港召开的学术会议的档次和频率都在提高。
 
    摄影参数:ISO=400,关闭闪光灯,没用三角架,多拍几张,可用率70%
    为赴港参加DASFAA 2011,到学校办理有关手续,港澳办公室的王老师讲了他的感性数据挖掘结果,他在办事过程中发现近几年各学院老师到香港开学术会议的次数比较多了。王老师问我是什么原因;一时还回答不周全,可能有下列原因:
    拍摄时很随意,快照,多照,不怕旁边人流干扰,反正最后都要用用软件 AcdSee处理和剪切
   
  (1)国际性。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码头,中西方的物质在这里交流,中西方精神和文化在也在这里这里碰撞;这里成了中西方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密集的网关或路由器。
  (2)学术性。香港回归后,国家和特区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得香港的人才质量和学术水平明显提高,在国际上频频争取到各个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主办权;
  (3)合作强度。大陆和香港的科研合作不断增强,从意向性阶段计入实质性阶段,如共同申请基金,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在合作中两地学者友谊增强。
  (4)低碳。大陆学者到香港参加国际会议手续相对简便、时间和经费花销方面比较绿色。目前研究生经费比较少,到香港开会比到欧美开会节省,所以,但凡有在香港举办的国际顶级会议,老师都鼓励博士生投稿,只要被录用了,就会让研究生到香港开会,让他们见识国际会议,结交国际朋友,从这里冲出亚洲。
  (5)其它, 请博友们补充。
 

   摄影参数同上,遗憾的是隔了一层玻璃,似乎不很清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7179-439809.html

上一篇:怎样讲解较复杂对象的演化过程—教学难点讨论之四
下一篇:A型与Z型:毕业论文正灌浆, 学生表现几风格
收藏 IP: 118.114.160.*| 热度|

16 许培扬 赵凤光 傅云义 罗帆 刘全慧 杨正瓴 安天庆 翟远征 鲍永利 侯成亚 阎建民 杨学祥 曾新林 马磊 刘钢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