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分子网络和细胞通讯网络的遗传语言分析和程序编制,包括,分层次的生物系统建构过程的设计机理与生物合成。印象最深的是R.Rosen的系统分层方程、AN.Chomsky的句法结构和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分层方法等;然而,探讨生物计算机的起点,却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有关蛋白质分子元件和《第6代计算机》等文献,从而,在1994年提出细胞仿生工程、生物分子电脑和基因组蓝图设计、生物机器装配等观念。
细胞计算机和生物电池等,将可能成为未来有机体机器人发展的基础。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涉及2个方面,包括,1)机器人的伦理和行为规范 – 机器人的宗教;2)机器人的纳米技术设计与制造等。
细胞计算机的概念、DNA纳米技术和类比于电子元件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已经提出,同期,合成生物学概念,也用于表述基因重组技术,或计算机的软件合成等领域;然而,转基因技术、生物工程与微电子学、计算机技术,或转基因与仿生学方法整合,细胞通讯分子电路、DNA遗传信息软件的概念,却是BJ.Zeng在1996年到1999年形成。
细胞计算机的基因工程与技术开发,开始于1999年-2002年T.Knight和R.Weiss在MIT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论文,而后,D.Endy推进的发展,在瑞典则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细胞工厂的代谢工程等研究与开发。
由于,在分子模块的工程设计和人工合成等,仍然存在关键突破的技术瓶颈;因而,目前,在开发的是MoleNet1.0等微流控芯片和技术,包括,BJ.Zeng在1994年提出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连续转基因和1997年的细胞连续突变等方法,并可能将广泛应用于病理分析和药物筛选的人工细胞设计与合成等领域。
-(未来科学与技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