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个体与群体 - 文化与经济

已有 2315 次阅读 2012-2-29 17: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化, 经济, 人格, 体制

2011年是2001年国际兴起系统生物学10周年和1991年我发表“科学的结构与中国的未来”20周年。1991年论述的是轴心时代4大文化路径*及其交汇创新形成实验和系统科学的二维度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和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概念。

科学启蒙于1972年在书店翻阅精装医药书籍,1992-1994年发表系统医药学、系统生物工程和系统遗传学概念,1996-1999年开启国际规模通信倡导(Positive and Synthetic Thoughts of Organisms)系统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结合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2000年国际上重新启用系统生物学(1968年)、合成生物学(1911年)词汇,2001年国际上同时不同领域科学家分别从系统理论(Wolkenhauer)、组学实验(Hood)、生物计算(Kitano)和工程(Arkin)方法论述生物系统研究与人工生物系统设计。

2011年经历长达一年的历史回顾和文献检索,以及重新考证人类文化历史与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

最初探索生物工业革命将可能在哪里发生,产业革命是一国科技与经济从根本上崛起的关键,然后,进入管理机制,再后是文化环境,最后却是人格和信仰问题。

从个体人到群体社会,人格的身、心、行操练或信仰决定一个群体的组织和秩序,个体人的人格精神源于宗教和信仰,群体的社会化组织原理属于伦理、法律机制,组织管理对自然、社会、心理的认知与实践。

 

[]*:宗教(犹太)、自然(希腊)、社会(华夏)和心理(印度)哲学的路径。

近代宗教-哲学-工程向哲学-科学-工程转换,宗教与哲学之间衔接是道家(身)、儒家(行)和禅家(心),现代发展管理-科学-工程模式 - 形成科学的知识发现(出版)、工程的技术和艺术设计(专利)知识产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542558.html

上一篇:美丽的地球文明之树
下一篇:文化与实践的抉择
收藏 IP: 122.88.1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