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鸣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jinLiu VCSEL、亚波长光子器件、半导体光电子、光电子集成

博文

年末小吹

已有 5374 次阅读 2016-12-3 10:43 |个人分类:人生漫步|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吹牛, 年末

今天看到程老师的好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018322.html),谈学生培养,尽管还没有学生,但是颇为赞同。


见过和听过很多奇葩的学生管理模式,最后闹的老师臭名远播,后续招学生也困难,学生毕业再也不搭理老板,推荐信都不找老板写(找其他人写也能找到薄厚)。


去年在柏林的时候,和一个来自国内的教授吹牛,我说从一定角度上说,老板是踩在学生的肩膀上前进的,教授自己做1个工作就1个工作,写1篇文就1篇文章。但是如果10个学生做10个工作就是10篇文章。所以不要低估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贡献。话说回来,又有多少老师会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感谢为这个团队做出的贡献了,尽管学生本人花了老板一些研究经费、学到了本领、拿到了学位。进一步说,这体现了一个老师的胸怀和境界:把学生当人看待!


说到管理,我没有什么话语权,因为我一直是单兵作战,也找聊得来的合作者一起搞。但是在柏林的时候,Bimberg教授管理宽松,德国同事基本上是早来早走,晚来晚走,但是他们回去了也干活甚至通宵,我办公室同事也周末去实验室加班,完全取决个人研究需要。他们这些风格肯定和国内一些老板的管理格格不入,但是这些博士生都是他们领域内的顶级专家,老板对他们非常器重,博士生都说他是个好老板,因为呆得太爽,自愿延期呆着不想毕业。我想一个老板境界之一就是有一个不愿离开的牛人组成的顶尖团队吧。但是只有高人才能做到这点。


这些道理又岂止局限于管理学生呢?!


有个事情我一直想不通,以前QQ聊天,从上到下,都会说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如果被老板们发现肯定是一顿恶骂。现在QQ换了个马甲变成微信(qq和微信功能差不多嘛),不得了哇,老板们亲自带头示范,并要求下面的人使用微信,不用的话反而是一顿恶骂。我就纳了闷,张小龙师兄(他也是华中科大毕业)太厉害了,把一个老板们痛恨的东西漂白成了一个老板们喜欢的东西,大家现在要联系方式首要的是微信,扫一扫。不过在我看来娱乐通讯的工具永远是娱乐的工具,解决人们内心孤独的问题(看看登陆界面)而已。所以导致成现在工作娱乐化,娱乐工作化,啥是啥都分不清楚了。无论是领导还是老板都喜欢建个群,然后在里面不时来个命令和指示,屁民们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得盯着手机接受指示,否则没有response就得挨骂。记得我昨天上午我就干了挨着各个群,从一堆信息中寻找指示组条处理,我的天,大家严肃点,发个邮件不就清清楚楚吗?!


邮件和微信有什么不同呢?我想没人这么无聊去用邮件,里面搭载几个无关痛痒的字,你来我去的聊天吧。邮件书面格式,正规严肃,格式固定,都会用心去写,检查之后发出去。而且发出去的和收到的信息都是可以查阅的,出了事情有证据可查(邮件系统容量大,电脑的硬盘大,可以长时间的保存),很方便作为法律证据。收件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组条处理。


微信这玩意儿,娱乐而已,没事有事在里面冒个泡灌个水,一个表情,一个字就飞出去了,写法随意,内容随意,打情骂俏、吹牛灌水实在是方便。但是用于工作,我实在是不喜欢。一封邮件能解决的事情,因为随意性,可能几条微信飞过来了,接收人估计要翻很久才能看到。老盯着微信,不知道是如何干活的。领导和老板们奇怪,希望自己的发出的微信指令立马得到响应,自己觉得被尊重,有高高在那个的感觉。如果是我,我会开除经常立马响应的这个下属,因为他明显不在工作状态。当前手机性能无法和电脑相比,至少我手机容量有限,要经常清理微信信息,使得一些信息无法像邮件那样长时间保存,这是个问题。


这一年匆匆过,发了几个小文,申到了一个基金,在几个大项目申请中做了一些工作(算是见识了一些事情吧),更重要的是小孩快出生了,完成了作为生物需要完成的义务——基因延续。


anyway,继续走一步算一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782-1018372.html

上一篇:教书与育人
下一篇:2016晚报
收藏 IP: 124.16.254.*| 热度|

5 马省伟 姬扬 史晓雷 郭新磊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