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施、饶两位教授怎么不讲事实?!

已有 4707 次阅读 2010-11-8 21:36 |个人分类:科学名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一公, 《科学》, 科技部, 饶毅, 科研经费分配

 
 
 
关于美国《科学》杂志刊文事宜的答复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记者近期多次询问美国《科学》杂志刊文事宜答复如下。
      
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文章的两位作者施一公教授、饶毅教授,都被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饶毅教授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他们都承担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国家通过多个渠道对他们在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美杂志质疑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科技部反驳
资料图片:图为作者之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图片来源:科学网)
美杂志质疑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科技部反驳
资料图片:图为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图片来源:科学网)
中青报:虚心倾听海归教授的炮轰
 
9月3日,北大海归教授饶毅和清华海归教授施一公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文章说:“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科技部发言人11月8日回应说,文章所言“与事实不符”。
 
公开反驳的理由是,我国基础科研项目在规划、立项、评审与验收诸环节都按国际通常办法,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由其全程参与评审和监督管理。饶毅和施一公就是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是科研基金分配的受益者。
 
按理,既得利益者应当维护现行体制才是,把旧体制维护好了,受益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但饶毅和施一公两位教授却站出来,坦言问题所在,完全就是局内人的“反戈一击”,这自有其穿透力。
 
我们常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闻者足戒”首先必须允许别人“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接着应当多多反躬自省,然后始可言“戒”。海归教授的文章公开发表在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上,显然是以科学与探讨为出发点,不同于“愤青”在网络上信手写几行发泄情绪的文字。简单指责其所言“与事实不符”,显然有堵塞言路之嫌,令人顿生“好心当做驴肝肺”之叹。
 
在科研基金分配方面,中国已按国际通常办法建立了严格的评审制度,这是事实。饶毅和施一公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自然是体制受益者,但受益者的批评可能更可信。他们参与了项目申报,经历了评审的全过程,其中甘苦寸心知之。他们心智健全,也没有造谣诬蔑的明显动机,说出来的恐怕只是“公开的秘密”。不仅他们在说,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也都在议论;不仅科技工作者在抱怨,很多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在谈论关系对于申请科研项目的决定性作用。
 
制度首先表现为“公众形象”,而海归教授目睹的却是不施粉黛的那个它,说穿了,那是一套潜规则。饶毅和施一公把它当做“科研文化”来探讨,说明他们并没有仅仅把它看作与政府有关的制度设计问题,而是深入到文化层面,他们的态度还是诚恳的。但“公开的秘密”之存在,政府有关部门不可能脱掉干系。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国际通常办法”未必够用,有关部门满足于“国际通常办法”,让“公开的秘密”公开着,是一种行政不作为。
 
既然“公开的秘密”存在着,我知你知他知,有关部门就应采取补救措施。海归教授有中西两种体制经验,有比较有鉴别,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洗耳恭听。怕别人“泄密”,赶紧捂别人的嘴,原因可能在于,某些官员本身就是人们“拉关系”的对象,是漏洞的受益者。
 


打破经费分配潜规则(施一公 饶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381803.html

上一篇:2010年第二期计量分析评价与前沿热点监测高级研讨班 12月5-10日
下一篇:热烈祝贺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成立!
收藏 IP: .*| 热度|

9 吉宗祥 侯成亚 鲍海飞 曾庆平 朱猛进 刘广明 agreatboy xqhuang zhangzhi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