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说了千年十书家,今天顺便小结一下我喜欢临写的碑帖。以前列过一个唐以前的单子,是我喜欢的名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33656.html),但认真临写过的没那么多。篆书是本家祖传,我是从篆书学起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722173.html),然后隶书草书,这是沿着汉字演化的路线。很多人主张书法从楷书学起,先学爬然后学步,似乎很有道理,但我不喜欢。我不学楷书,我家李斯就没见过楷书,羲之兄也不认识颜真卿。书法从篆书学起,会对汉字的意义有更亲切的认识。
散氏盘和毛公鼎铭文
在台北故宫,除了看白菜和五花肉的,就是看这两样宝贝的。可见金文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里了。
石鼓文和吴昌硕临石鼓文
这是我的启蒙读物。
泰山石刻
这是本家的小篆之祖,可惜原碑的字几乎被风雨侵蚀殆尽了。
石门颂和张迁碑
这两种我临写较多,经常写石门颂。
史游急就章(以及后来的宋克急就章)
我学章草很晚,但初见就动心了。从它最容易追溯汉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轨迹。
瘗鹤铭和爨龙颜碑
我不跟康南海“卑唐”,但从头就决定不学什么颜柳。喜欢魏碑,如龙门二十品;而这两种却是南方的代表。
张旭草书四帖与怀素自叙帖
常拿它们来玩儿线条和旋律。
米芾虹县诗
老米的苕溪诗和蜀素帖更精妙,但不如学虹县大字过瘾。
祝枝山书苏东坡前后赤壁赋
明人的草书比颠狂的旭素来得更任性,线条在他们那儿已经完全个性化了。
王铎草书帖
近年王铎书迹突然多了,偶尔捡些“好看”的临写几行。
林散之和沙孟海书迹
学沙翁的“气”和散翁的“韵”。
最近重新开始学写字,感觉有一点进步,线条意识更自觉了。学书不仅要手勤,心眼儿也要活动。即使手不动而心动,做不了高手,也能把眼提高。高眼自然清净,因为它不看当下热闹的书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