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收到Thinking, Fast and Slow,很久以前下的单儿,当时没货,看着题目有趣就动心了。才发现作者Daniel Kahneman是诺奖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之父”。
他的话题来自对判断和决策的研究,也来自当年(40多年前)对“统计直觉”的兴趣。他发现,人人都有很好的语言直觉,连小孩儿说话都能符合语法;但我们没有靠谱的统计直觉,即使统计学家也没有。浏览了几页,没看到惊喜。慢想和快想——或者说直觉和理性(逻辑)——大伙儿都知道呀,怎么想,基本是思维之外的事儿。
才知道 两年前就有中译本了
快想和慢想不能以速度来区别(它们都像“飞一样”,如哈姆雷特王子说的,with wings as swift as meditation or thethoughts of love),似乎也不是直觉与理性的区别。区别在哪儿呢?围棋的长考与读秒,大概是慢想与快想的好例子。长考不仅考虑“下”一步之后的N种变化,更重要的是考虑在众多可能的下一步中,我该“下”哪一步。读秒时只能省略那些考虑和比较,凭感觉“下”一步。这儿的直觉靠的是经验,也可以说是“统计”——在没有解析理论的地方,经验差不多就是统计了。另外,考场上也需要“快想”,必须抛弃一些平常舍不得抛弃的东西。
快想令人想起禅宗的顿悟,但顿悟只是结果,过程未必真的快。沩山的徒弟灵云志勤同学有一首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沩老师说是“从缘悟达”,即机缘巧合,恍然大悟。
“三十年”似乎是禅家修炼的一个“学期”。青原行思也说(《五灯会元》卷十七):“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入处和歇处,也是从缘。这儿有“顿悟”么?似乎不明显。其实,禅家的顿渐,不是派别的区分,而是境界的不同。慧能的“无处惹尘埃”当然比神秀的“莫使惹尘埃”高明。青原参禅三十年,景物似乎没变,但境界提高了。(他的话似乎也代表了科学认识的三个阶段: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263947.html)
快想是慢想的“精简版”,而直觉(顿悟)是它们的结果。从渐修到顿悟的距离,有时很近,有时很远。禅师们用30年,我们可能要50年,也可能只要5天。刚看见军英兄讲的故事(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418&do=blog&id=850144),他只用五天就“突如其来”了一个创意,树立了快想和顿悟的新榜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