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雪
---蓝莲花瓣---
第一次奉献给祁连雪的,是我的泪水。那时,我既不懂祁连的雪,也不懂得我自己。那个夏天火热的毕业季,我们十几个人连同自己的行李物品被接收单位的客车运载着,在深夜十一点多使离了青春洋溢的母校,走向一种未知和一种新的开始。汽车驶出兰州市,过了永登就进入牵连不断的河西走廊。那时的我,从没有到过永登以西,也从没有“调研”过河西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其实对祁连对张掖是一无所知的。
车到乌鞘岭已是凌晨,虽然六月天,依然寒冷不已,乌鞘岭上还飘着雪花。在路边饭馆里,吃饭倒是其次,围着火炉取暖是第一选择。然而,心里很平静。大家没有表现出什么吃不了苦的样子。然后继续赶路,我在汽车行驶的嗡嗡声中逐渐进入梦乡,又在第二天早晨九点时刻被金色的阳光叫醒了,它透过车窗跟着汽车的奔波在我脸上晃呀晃呀,晃得我睁开了双眼。睁开双眼的我开始向车窗两边张望,于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荒无一人的碎石滩,没有村庄,没有人烟,没有挺直的树木,只有一块块的碎石和点缀其中的黄白色的土面,间或一颗贫弱的土黄色的草(走廊最狭窄的永昌到山丹一带)。然后,我抬头看向高处,祁连山上的雪峰高傲地耸立着,在金色而又强烈的阳光下闪耀着冷酷的光芒。
于是,我就让我的眼泪滚滚而下。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我为什么要流泪?是不是毕业季必须得流一次泪?我的内心惧怕荒凉吗?没有,我没有感到一点点的恐惧。我只是看到,看到它和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很不一样而已。那么,我只是为了这种很不一样流泪的吗?也许是,是一种告别式的或者适应式的流泪,这个旅程意味着告别过去的熟悉,适应未来的陌生。但是,当时我的眼泪是真实而又汹涌的。我旁边坐着和我一样来自东部的同事,他忍无可忍了,说:“你别再哭了啊,你哭得我心里也难过啦。”然后我就结束了这场哭泣。
就这样,我落地生根,生活在了祁连山的脚下。每每雨后天晴,雪后天晴,就算是平常的日子里,祁连的雪峰就一直在那里,安静在那里,永恒在那里,永恒在南边的天际,只要天气晴朗,你用眼睛就能看到它。它成了我的人生中一道永恒不变的风景。我不知道第一次的泪流满面可算是一次致命的邂逅否---因为我从此喜欢上了高远和荒凉。
这世间有很多美丽,虽然美丽是人们都喜爱不已的。却有一些人,一些事物,它们把自己美丽成了一种理想,一种梦境。祁连的雪,正是这种美丽。它美丽得纯净,美丽得炫目,美丽得让你心动,让你向往。可是,它在零度空间,它的美是冰冷的美,它不允许你热血沸腾。它美在高高的山岗上,高耸入云的山岗上,只有白云与它为伴,雄鹰与它对视。而我,我只能只能远远地看着它,看着它成为我念念不忘的梦想,看着它纯净着我的心灵。纯净安静也是一种风景,高远和寒冷也是独特的自己。何况这个千里沃野的河西走廊,没有祁连的雪,都将要变成荒无人烟的地方了。它的高冷和美丽还在于,它不动声色地成就着许多奇迹---那些关于从东向西流动的内陆河的故事,那些沙漠里的清泉和绿洲的故事。它不但美丽成为梦境,它还是沙漠绿洲的理想。
我本以为我也只能远远地遥望那高高的山岗,和那山岗上白皑皑的祁连雪。然而2015年人们修了一条高铁路,它在张掖这个地方拐进了祁连山,穿过祁连山经西宁到兰州。纵然高铁路在祁连山中是由无数个山洞组成的。我们还是可以在山洞和山洞之间的空隙里看到美丽的祁连雪,那一晃而过的温柔的雪,纯净的雪,永恒的雪。
在山坳里安静的雪,好像是等待牧归的人的寂寂柴门,或者是一个纯情的少妇,无言无语,安静、娇羞,不着急不张扬,天长地久地等下去。那山坡上铺展的雪,斜挂着,在阳光下有些无奈似得,可是绝不放弃,占据着所有能占据的,总得给雪山穿上一件完整的雪衣。那黑色岩石透出的是雪的挫折。最美丽的是山顶上的雪,它们都是大家闺秀,信念坚定,没有丝毫的动摇和游移,把安静做成永恒,把反射阳光当成表情,你爱或者不爱,它就这样炫目的cool了,而且要cool到天荒地老。天有多高,它不怕,地有多远,它也不怕。它历经沧海桑田了,它连记忆也不需要了。它从来不在时间里改变,所以,它可以做你的梦境,它可以做你的理想。而你,永远追它不上。就让它,让它牵引着你的梦吧,你可以让它的洁白生出温情,你也知道,它的冰冷会化成绿洲,它的安静会浇灌生命。
夜月升起的时候,我想往着美好的祁连雪。我知道它有无边的冰冷,但这不影响我喜欢它的美好。在那幽暗的山脉里,在那沉寂的表情里,还有多少我们不曾见到的美丽和奇迹啊。既然你生来就是为了冰冷和纯净,我绝不会只是想要表达我自己的热血沸腾而去破坏你的冰凉。就让你的雪白天长地久,就让你的美丽天荒地老,就让我的爱恋沧海桑田。我爱是为了爱而爱,而你是为了梦境而美丽。你的梦境有多高远,我的爱就会多永恒。于是,我和你,相看两不厌,一直,一直,跟随着久远。
No. 1
No. 2
No. 3
No. 4
No. 5
No. 6
No. 7
(所有图片是在高铁上透过车窗拍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