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读龚维英“国立九中校史钩沉”一文[见《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87],想起小时候父亲讲到的一些事情以及他的一些诗词,结合起来一并梳理。
一、重庆江津国立九中的由来
据龚文介绍,国立九中(含前国立安徽二中)创立于1938年,撤销于1946年暑假,是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的一所国立中学。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舒芜等,陈独秀先生晚年也住在江津。
1938年,日寇铁蹄践踏安徽省境,造成大批在校师生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于是,在大后方相继成立了国立第八中学(设在湖南乾城今吉首)和国立第九中学(设在四川江津的长江北岸德感坝,前身为国立安徽二中),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当时,为了收容广大沦陷区的各省师生,大后方共建立34所国立中学。这些学校的学生均享受公费教育,不收分文学费和食宿费。据统计,当时享有此种待遇的学生人数多达二、三十万人。1940年,国立学校改公费为贷金,即声言学生走向社会后进行偿还,其实无人还过一分线,所以贷金与公费是一回事。
国立安徽二中创立时,拥有高中、初中、师范、女中四部,计42个班级,学生1600余人。又设校本部,为全校领导机构。师范设有附小,供毕业生实习之用。国立安徽二中于1938年12月15日正式开学上课。至1939年2月,所属四个部均改称分校。1939年4月,根据中央教育部命令改为国立第九中学,亦兼收各沦陷区学生以及川籍学子。
有少不国家栋梁之才,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著名的有“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系原九中校长邓季宣的侄儿,是九中高一分校第5届毕业生。从九中脱颖而出的两院院士还有赵仁凯、汪耕(汪积成)、夏培肃(女)、黄熙龄等共9人。另有九中毕业生后来成为留美学者的吕应中,在大洋两岸知名度都相当之高。九中校友知名于世的还有舒芜(文学评论家)、王火(作家)、方应暄(一级演员)、钱忠恺(教授)等。九中教师中也有不少名家。例如著名作家魏猛克、语文名家葛康素、外语专家邓达澄、著名企业家兼生物学家胡子穆等人,皆曾执教此校。九中的校长更替如下:陈访先→邓季宣→邵华→苏家祥→胡秉正。
九中所在的德感坝又名德感场,建制是一个乡。德感乡位于江津县城的长江北岸,与江津隔江相望。长江滚滚流至江津,在五举沱折向北,呈“几”字形。县城受江水三面包围,所以城关即唤“几江镇”德感坝和县城的交通全靠木船摆渡(现在改为轮渡)。长江水势湍急,如有轮船经过,掀起巨大浪头,很可能打翻渡江木船,发生“江难”。邓季宣校长的二女儿邓念慈,就是这样同另一位女同学在渡江时遇难的。
德感坝街道呈“丁”字形,每逢农历三、六、九赶场(逢集),人头攒攒,挥汗成雨,这边推那边动,生意兴隆。街外江边有一深潭,潭上巨石刻有“黑龙潭”三字,字迹遒劲,枯水时即现出,涨水时淹没。这个深潭据说有40丈深,但仍有不少勇士从巨石上跃人水中,飞燕凌空,十分壮观。
九中的摊子很大,师生在校最多时有4000余人。校本部设在原来的“至善图书馆”(或日至善书院),这里原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道观。占地5万平方米,地势开阔平坦。各个分校则设在李、陈、刘几大姓的祠堂内。如高一分校在四术祠等三座祠堂内,三祠相距很近,有石板路相连接。高二分校在五福祠,房屋建筑臻于上乘。初一分校在在紧挨平顶山麓的五桂祠,因有五棵高大桂花树面得名。初二分校在云庄祠,其地荒凉阴森,祠后是无主乱坟岗,夜晚阴风习习,磷火点点,令人毛骨悚然。
二、父亲就读国立九中事迹梳理
父亲曾经撰文,他于1938年秋从湖北省应山县聂店村出发,前往重庆求学,步行1万多里,经历1000多天。如此算来,应该是1941年底到达重庆,但他记载就读国立九中时,是直接进入高二年级,应该是1943或1944年。因为他在一首名为“南乡子•生日”的词中称:
戊子立夏后8日,为余20岁生辰。回忆逃离沦陷区,流浪万余里,迁延千余日,为求学而奔走陪都——重庆。历经周折,蒙教育部分至国立九中高三分校二年级。途中遇一带病虱同学,身羅回归热,高烧第4次时,鼻如泉,枕褥皆红,奄奄一息,自谓必死。魏校长发动同学义助,及时购盘尼西林抢救,脱余于险。
可见,他在1944年5月才入学不久,而且经历了回归热的重病和老师同学的捐赠才得以活命。那么,他到达重庆后,为什么没有直接进入学校学习,历经过什么周折?以及这段时间(1941-1943)年干了什么?都消逝在历史的云雾之中。他曾经写过自传体小说《买当记》(据恒心哥说在文革前看过),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记载,可惜毁在文革期间。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冯玉祥来校募捐事,身材高大、作风朴素的将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龚文中得知,冯将军到国立九中的时间是1944年3月5日至25日,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因为是安徽巢县人,故应邵华校长邀请偕夫人李德全来探望同乡。冯将军的讲话极富煽动力,九中师生爱国热情高涨,纷纷为抗日而捐款。有的同学当场脱下毛线衣上台献出,台上台下均热泪盈眶。整个江津县捐款法币1350万元。而且,将军极其简朴,坚决拒绝丰宴招待,吃大饼油条、青菜豆腐,父亲也曾经提到过这些。
父亲在九中时,很喜欢游泳。他水性不错,一次和同学打赌,在涨水季节横渡长江(洪汛期,长江奔腾咆哮,漩涡四起)。没想刚游到江心,一个旋涡把他卷到了江底。他急中生智,拼命横过身来一蹬,虽然摆脱了死亡威胁,脚却被江底的石头划开了一条大口子。而且顺江漂流了20多里,才被同学救上岸,他已经精疲力尽,出了不少血,但终于从死神手里挣了回来。龚文提到,九中的人特别爱好游泳。不但男同学,不少女生也下江一试身手。几乎每年夏天都有同学淹死江中,学校下令禁止游泳,但屡禁不止。不少同学喜欢横渡长江,中流击水,其乐融融。她说:“我的游泳技术也在那时学会,水平尚可,但不敢横渡长江。”
龚文还提到,1940年代中期,进步思潮悄悄在九中师生中蔓延开来。在1944至1945年间,校本部(德感坝街头)大门口两侧墙头,贴满学生自编的各种小报。言路开放,言论纷呈,涉及政治的,多有对国民党当局作公开的或含蓄的抨击。有一种唤作《天公报》,很受欢迎,每贴出来即围上很多人阅读。而且,京剧《打渔杀家》《法门寺》《女起解》,话剧《雷雨》(曹禺作)、《万世师表》(由朝鲜抗日领袖金九之子金正平当男主角)等都曾隆重上演。受此影响,各分校也演起戏剧来。譬如,高一分校演出过曹禺名剧《原野》;初一分校演出过李健吾《这不是春天》等。
在父亲的诗词(先父去世七载的1999年,不孝子汇编他部分残留诗文的文集《沧海拾零》)里,看到了他高中毕业时给同学的临别赠诗,其中一首“赠湖北邵伯温”,印证了龚文在的记载:
新闻邵伯温,行笔大江奔;独办《天公报》,副刊《屈子魂》。
纵横议校政,穿插缀花痕;六月荷色艳,藕塘有宿根。
注:当年《大公报》在国内外知识界颇有名气。邵在“大”字上添一笔,示其更公也。曾在假日里,邵每天写张报贴出去,声噪一时。可见,当年学生思想的活跃程度,颇有自命不凡的架势。《屈子魂》为其副刊。
另有一首“赠湖南王震如”,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学生风貌:
序齿末位坐,考分榜首寻;载誉《洞庭浪》,留名《野猪林》。
老师皆咋舌,同学尽倾心;天涯芳草远,海内友情深。
小时候听父亲讲,王的父母均为大学教授,他在班上年龄最小而成绩最好,读小学就掌握了中学的课程,读初中就掌握了高中课程,读高中就已经掌握了微积分等。父亲本人成绩不错,在二、三名之间,但从没有超过王。王曾主编湖南同学会所办墙报《洞庭浪》;亦长京剧“黑头”,饰鲁智深蜚声校内。
还有一首“赠福建叶德咏”的,讲到他们那时的一些浪漫故事:
从来艳遇不寻常,圣诞礼签意味长;天下多情皆眷属,人间有火即辉煌。
诗题红叶十八号,汛泛山洪一百张;指日归家舟启动,满仓胜利载回乡。
补记:叶君与余交厚,同寝室上下之铺。叶为基督教徒,一次圣诞节,叶所赠老人礼物为钢笔一支,适与女高洪赐敏所赠礼物交换。洪礼物编号为18号,后来同学一“18号”呼之。叶朝夕思念,求余代笔缮书,凡10投,方得洪女士回音,两情相悦,后结伉俪。伊二人曾在南京登报鸣谢云云。
龚文里,提到过一次学生自发的爱国游行。1946年2月22,九中学生先在江津县城游行,后又徒步赴重庆游行。这次事件的起因是,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的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木会议)。当时,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于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秘密首脑会议。密约包括外蒙古独立、苏联租借旅顺大连等项目。消息传来,举国上下哗然,激忿之情,溢于言表。游行呼喊的口号有:“东北是我们的,东北是我们的生命线!”“反对外蒙古独立!”“反对雅尔塔密约!”“收回旅顺、大连!”“捉拿杀害李兆麟将军的凶手!”等。赴重庆游行,可能与李兆麟被害有关,他是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司令员,于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从父亲的诗词(先父去世七载的1999年,不孝子汇编他部分残留诗文的文集《沧海拾零》)里,可以看出他那时的书生意气和爱国情怀,如“抒怀(七律二首)”“感时事(南乡子二首)”“书愤(七律二首)”“八六:原子弹炸广岛,山城召开座谈会”“八八:苏日宣战”“八一五号外”“闻外蒙古独立有感”等。抒发了他对时事的看法,迎接胜利的喜忧参半,以及对教育救国自我信念。他在“感时事(南乡子二首)”有一个前言:
乙丑五月八日,德寇无条件投降。美、英、德三国首脑,成为二战胜利之显赫人物主宰世界。中国行政院长宋子文以及外交部长王世杰,先后飞往莫斯科,为请求苏联出兵,不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定》等附件。
可见,父亲的记载更为准确。1945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曝光后,他就作为一个青年学子,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龚文还提到:到1945年当时全国行政区划为28省,学生籍贯已拥有27个省份。另外,还有外蒙古学生一名(汉名苏宝鑑);朝鲜学生二名,其中金正平系韩国抗日领袖金九之子。父亲的赠别诗里,也有这两个外国学生,其一是给苏宝鑑的:
赠蒙古门都巴亚:
踏遍沙漠跨雪巅,传奇身世话童年;笑谈苦难飞神采,生啖腥膻觉味甜。
浴血疆场残一腿,潜心学问耸双肩;家乡已树独立帜,何去何从须慎焉。
补记:门都巴亚,蒙古人。母苏氏,汉人,与其父为北大同学,婚归蒙古。因习俗不同,生活差异,子门都巴亚长至9岁,命名为苏宝鑑,常谈及汉人生活及文明状况。门都巴亚铭记在心,一弓一骑便逃离蒙古,沿途生啖鸟兽,行遍新、青、藏、甘至陕西穷家,进国立一中。1943年应征入远征军,在缅甸八莫与日军血战,因腿部伤残而复归读书。
其二是赠朝鲜金世镇的(笔者怀疑金世镇与金正平可能是同一个人,“东渡鸭江到汉城”,显然是指韩国):
壮别豪情酒丰醺,高歌引吭遏行云;悠悠故国沉沦久,滚滚汉江激浪欣。
同学窗前常切切,相邻唇齿更殷殷;祝君急攒行云去,东渡鸭江到汉城。
补记:1894年,朝鲜即被日本侵吞。此诗后改为七绝:海角聚散无限情,高歌狂饮到天明。扶桑此去无多路,东渡鸭江到汉城。
父亲还有一首“题毕业集体照”的:
莘莘学子苦追求,十省三邦共一舟。四十三人聚此夕,詰朝万里各奔投。
注:同学43人,来自10省3个国家。10省为冀、豫、鄂、湘、桂、粤、闽、浙、苏、皖共41人,加上朝鲜1人,蒙古1人,共为三国同学。
由此看来,父亲可能是国立九中的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1946年),因为在他的诗词集中,毕业赠诗放在爱国诗词之后。
1946年暑假,国立九中宣告结束,“青春结伴好还乡”,复员之事摆上日程,“就要复员还乡”的激动与难分难舍的情绪相互交织。随后,师生分批顺江东下,一段美好的岁月与一所国难中诞生的学校,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父亲与一帮从后方回乡的学子壮志凌云,满怀振兴故里的慷慨激昂。受同学会之托,先父撰写了《复员同学会宣言》,显示出青年学子的血气方刚:
贰邑古地,位汉东而尊随大;应山今制,屏鄂北以卫武昌。山势嵯峨,逶迤千里;关口险隘,抵挡万夫。虽有蜀道之难,却无天府之富;不乏彩云之岫,但缺绚文之家。百年来政治腐败,民穷导致地贫;人心涣散,茅塞因而愚昧。念当年之蓝缕,创业维艰;哀今日之白丁,生存不易。
时代跨入廿纪,列强争夺三领。一线导火,八方燎原;廿年短期,两次大战。劣败优胜,世界重新分割;我虞尔诈,强权依旧横行。往事来师,噩梦终于惊醒;猛追奋赶,弱国渐次图强。反帝百年,认定科学民主;抗日八载,力挽国家民族。疗战争之创伤,振兴实业;医人民之愚昧,普及教育。
嗟夫!我县位置偏遥,政教莫及;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两山脉衔接,常有萑苻出没;三省界相交,久为僧道去留。四境谣传,地煞天罡历劫;万民迷信,阎王小鬼拿魂。庙画龛雕,神佛座座尊贵;鸠形鹄面,信徒人人贫穷。私塾寥若晨星,儿童失学;古书远离时代,青壮文盲。当务之急,莫先于教育,关键所在,更缺乏师资。
吾辈青年学子,战后复员;炽热心肠,争先报效:或中学毕业,初具基础知识;或大专深造,攻取专业技术;或云云贵回家,风尘万里;或自川秦返梓,跋涉千山。目击断瓦残垣,妇孺仍怵惕战争;走访至亲好友,群众更痛恨血仇。呜夫!解闾里之倒悬,责无旁贷;报家乡之哺育,身当其冲。爰组织复员同学,共同建设家乡;并发表宣言倡议,终生服务桑梓。或投身教育,或经营实业;......喜他日人才辈出,看将来科学繁荣。
注:三领,指领海、领土、领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