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红 何裕民. 从经络的认知发生学说起.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14
关于经络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一直是重点和热门话题。现已从不同角度研究和证明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客观实在性。并提出了关于经络“实质”的十多种假说。然而,现象是肯定了,诸多假说却命运不济,难以得到普遍认同。因为每一种假说都不能对感传现象作出确切而圆满的解释,而且与中医传统理论和操作又相去甚远。究竟怎样来理解“经络”?
“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也许暂时跳出本体论研究的框框,从认知发生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认识。
关于经络学说起源的解释很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血管发现说”。“血管发现说”认为:古人在解剖中发现的血管是经络的认识起源。这一观点,难以成立,因为在中国,解剖从来未成为医家或相关人士的有意识的探索行为,故所获知识远比同时代的古希腊落后。因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区分了动脉和静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如果血管发现说能站住脚,那应该是西方首先发现经络。
当时粗糙的解剖知识不可能成为导致经络理论产生的主要因素。更何况,“经络作为活体状况下一种运动的形态,实质上是与营养物质消耗及生理功能的发挥等生命机能过程并行存在的‘共时结构’,生命一旦停止,气顷刻消散,经络现象也就不复存在。”[1]不难理解,以尸体为标本的解剖是无法发现经络的。
可能正相反,正是解剖知识的不甚明了,导致了经络理论的产生。另外还有“由点到线说”,此观点认为:在劳动实践中,偶然发现了特定的点(穴位),这类经验积累得多了,就由穴位的“点” 联结成了经络的“线”;对此,已有学者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例如,史实证明,是先有脉(“线”)的描述,后才有穴位(“点”)的记载。穴位出现在脉的概念形成之后。战国时期,是对于穴位认识的萌发、酝酿时期,而此时关于脉的认识已颇成系统了。马王堆出土医书中《阴阳十一脉》、《足臂十一脉》两篇关于脉的文献,充分肯定了这一点;而且,先秦时期的针刺治疗并不普遍,砭石主要是用于切割、排脓、放血,主要作用于病变部位,一般不会引起感传。关于灸熨又不足以产生沿点传导的感受,因为灸是作用于较大的一个区域。故由“点”到“线”说缺乏充分的依据。
所以,从认知发生学角度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又应从两个环节来分析:一是循经感传现象的被发现;二是对这种现象进行理性加工,形成理论解释(即今天的经络学说)。这是两个紧紧相扣的环节,但不是一回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