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0月11日晚,我们小学、初中同学在武昌八一路湖锦酒店聚会。由仇非同学发起、组织和买单,我从上海会议后转道前往。
为什么将群名称之为“马坪少年”?因为50年前,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中,马坪的学生运动头领——毛矛学兄从瑞士回来参加。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中小学生的我们,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因此深深地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痕迹。
我们遇到了一个精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各自的际遇不同,但都已年届花甲、头发斑白,有些甚至是四五十年未曾见面的老同学。大家聚到一起,不停地嘘寒问暖,讲着各自的故事。
毛兄在致辞称,马坪少年的名字取得很好,一是老年与少年相通,人生又回归单纯;二是怀旧意味浓厚,老年可以发发少年狂;三是大家虽然在外,还要心系家乡,为她的发展尽心出力,鞠躬尽瘁。
哦,本来这次想辞掉“群主”(因为大本营在武汉),但未能如愿,还得继续效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3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