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脾本质现代研究概况

已有 2404 次阅读 2022-6-11 10:3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钱会南. 中医脾本质现代研究概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85-87

近20年来,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为中医脾本质的阐发和认识积累了宝贵资料。笔者从中医脾与消化吸收功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及生殖功能、微量元素和血液流变学,以及中医脾功能的专题研究几方面,将中医脾本质的现代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1 中医脾与消化吸收功能的关系

1.1 胃肠运动

研究表明,脾虚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和电-机械脱偶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腔内压力波的各项指标则低于正常人;血浆胃动素水平呈增高趋势,并与胃电节律紊乱成正相关。其胃运动功能异常可能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增高-胃电节律紊乱-胃机械运动功能障碍有关[1]。胃超声图显示,脾虚患者胃的位置下移、空胃积液、低张胃排空延迟或增快,并有胃壁层及粘膜层光洁度改变等病理现象[2]。实验性脾虚动物胃电慢波节律无明显改变,慢波振幅显著减小,快波振幅也减小,胃运动明显减弱,经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电波和胃运动得到明显改善[3]。脾虚大鼠十二指肠电活动慢波频率降低,但快波频率增强,十二指肠收缩活动增强,MMC 周期缩短,四君子汤加味治疗使大鼠十二指肠电活动及运动恢复正常[4],提示脾虚大鼠胃运动的异常,十二指肠运动亢进可能是脾虚吸收不良的重要原因。

1.2 胃肠激素

自 1982 年金氏等[5~7]报道患者血清中胃泌素水平与脾虚证的关系以来,胃肠激素与中医脾的内在联系引起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资料显示,脾虚患者血清及脾虚大鼠胃液、肠液、胃泌素、神经降压素均明显减少;生长抑素增高。脾虚大鼠粘膜D细胞生长抑素 mRNA表达增强,细胞密度增大。实验性脾虚大鼠胃窦部 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降低,加味四物汤治疗对上述胃肠肽分泌异常有调理作用[8]。此外还观察到,脾虚患者血浆、胃液及胃窦十二指肠粘膜β-内啡肽含量低于正常[9]。可以推测胃肠激素的改变在脾虚证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1.3 胃肠粘膜及内分泌细胞

通过肉眼、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脾虚证大鼠胃肠粘膜形态学变化,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显示,脾虚证大鼠胃肠粘膜出现糜烂破溃状态,经四君子汤预防及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效果明显优于脾虚自然恢复大鼠,提示胃肠粘膜形态学变化是揭示脾虚证本质的主要病理学依据之一[10]。实验表明,脾气虚型慢性萎缩型胃炎幽门粘膜核分裂相频数显著增加,贲门固有层淋巴滤泡频数增加,小凹上皮异型改变明显,胃粘膜癌前病变中有 P53 基因的增强表达。脾气虚能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程度,P53 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癌前病变辨证中脾气虚有一定关系[11]。脾虚患者胃窦粘膜G、D数均较实证对照组减少,G/D 比值明显升高[12]。脾虚大鼠模型胃窦、十二指肠粘膜 G、D 细胞数亦减少,D 细胞面积缩小,G 细胞灰度值增高,G/D 细胞数和细胞面积比值均增高。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脾虚大鼠,G、D 细胞数有所增加,D 细胞面积明显增大,G 细胞灰度值、G/D 细胞数和细胞面积比值均接近或略低于正常。从形态学上揭示 D 细胞分泌 SST 亢进、G 细胞释放Gas不足、G/D 细胞比例失调,是导致脾虚证胃肠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机制[13]。

1.4 胰腺及肝细胞等变化

脾气虚证大鼠血清淀粉酶及其胰型同工酶、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健脾治疗上述酶活性明显升高[14]。脾虚证大鼠胰腺细胞的 RNA、琥珀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酶、葡萄糖-6-磷酸酶、硫胺素焦磷酸酶含量和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乳酸脱氢酶低于对照组[15]。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的降低,以及胰腺细胞的 RNA 和上述酶活性下降可能是脾失健运的病理机制之一。实验还表明,脾虚证大鼠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RNA 和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低于对照组[16]。脾气虚患者木糖吸收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游离氨基酸总量、必须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随着木糖吸收率的降低,脾气虚患者的上述指标也逐渐降低,并与木糖吸收率呈直线正相关。表明脾气虚证蛋白质的变化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其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加重,血清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脾虚动物肝细胞线粒体的肿胀、基质变浅、空泡变淡、嵴断裂及排列紊乱等随脾虚病程逐渐加重,同时空肠细胞线粒体也有类似变化。提示脾气虚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变化是一个由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其病变程度与空肠细胞线粒体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逐渐加重,肝细胞线粒体的病变程度也渐趋严重,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逐渐下降,是脾气虚证低蛋白血症逐渐加重的形态学基础,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不足及能力下降,是导致蛋白质代谢动态变化的机理[17]。健脾治疗能增强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脾虚模型小鼠小肠 D-木糖吸收功能,增加体重,减轻胸腺、脾脏萎缩;提高脾虚大鼠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对正常小鼠具有促进小肠推进运动,增加血清中异物清除率,凝集素值及促进 DTH 反应等作用[18]。

2 中医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脾虚模型小鼠NK 细胞、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活性明显降低,表明 NKC-IL-2IFLr 调节网水平降低[19]。脾虚患者CD3+T细胞、CD4+T 细胞,CD8+T 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特别是CD4+T 细胞下降尤为显著,致使 CD4+/CD8+比值降低[20]。脾虚小鼠T、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21]。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水平升高,白细胞介素-15分泌减少,单核细胞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功能低下,即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四君子汤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22]。亦有研究从观察神经介质、胃肠激素、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等变化,探讨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相关性[23]。

3 中医脾与内分泌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脾虚大鼠甲状腺、肾上腺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各内分泌腺均表现酸性磷酸酶减弱,个别内分泌腺细胞则示琥珀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酶和糖原反应的变化,表明内分泌功能也受到影响。其甲状腺滤泡变得不规则,滤泡上皮呈低立方状,滤泡间隙变宽;甲状腺滤泡细胞酸性磷酸酶和滤泡液的糖原反应明显减弱;甲状旁腺碱性磷酸酶增强,酸性磷酸酶反映减弱[24]。肾上腺球状带明显变窄;各带细胞染色浅,胞质呈空泡状,细胞间隙变宽;肾上腺皮质与髓质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3-β羟甾脱氢酶、糖原均有不同程度改变[25]。脾虚大鼠睾丸体积明显缩小,曲细精管呈不规则、管径缩小,管壁变薄,细胞间质水肿明显;各级生精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明显变化;睾丸间质细胞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有轻度增强,提示其生殖系统也有病理改变[26]。

4 中医脾与微量元素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关系

临床观察表明,脾气虚病人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7]。脾气虚患者血清中锌、镁含量明显降低,铜含量明显升高,铜、锌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提示脾虚患者存在着微量元素代谢的异常[28]。研究资料显示,脾虚患者甲皱微循环主要表现为,微血流速度减慢,可出现红细胞聚集,血管袢周围出血,管袢交叉和畸形增多,清晰度下降,血管袢顶淤滞,各型的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舌间微循环主要表现为,异常管袢增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增快,血小板聚集增高,血沉方程 K 增大;血球压积、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元等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29]。表明脾虚患者血液流变学、外周微循环有异常变化。

5 中医脾功能的专题研究

5.1 脾主肌肉的研究

检测脾气虚动物模型血清及骨骼肌中磷酸肌酸激酶,结果二者均显著降低,表明脾气虚时肌肉消瘦、乏力等症状与磷酸肌酸激酶降低密切相关。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细胞化学的研究发现,其肌肉 PAS 过碘酸雪夫反应较正常组明显减弱,骨骼肌中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下降。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均有改变,经过健脾益气治疗,肿胀的线粒体基本消失,线粒体内膜和嵴得到恢复;线粒体的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均接近正常对照组[30、31]。脾气虚大鼠小终板电位、乙酰胆碱电位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大鼠,但其小终板电位频率及乙酰胆碱电位时程无明显变化,提示脾气虚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其障碍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的触突后膜[32]。

5.2 中医脾主统血的研究

临床观察显示,脾不统血组患者全血粘度明显下降,与脾气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脾不统血组患者还有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血沉加快等表现,提示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是脾不统血证的重要病理改变[33]。通过应用 3 种常用诱聚集剂诱导脾不统血患者血小板,聚集缺陷率占 52.05%,与脾虚证无出血者之缺陷率 25.61%相比,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提示脾不统血证慢性反复出血的发病机制,半数病例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有关[34]。

5.3 中医脾阳虚的研究

脾阳虚大鼠血清胆碱酯酶降低,胃肠推进运动加快。其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和比目鱼肌线粒体明显减少,并有肿胀、嵴破坏和空洞变性等变化,提示存在着肌肉组织氧的运输和贮存不足,肌肉氧化代谢障碍[35、36]。

5.4 中医脾阴虚的研究

脾阴虚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D-木糖排泄率显著低于正常;血浆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增高;血浆 cAMP 低于正常,而 cGMP 升高。患者血浆总蛋白、γ-球蛋白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和α-球蛋白、A/G 比值降低。提示脾阴虚具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机能亢进,消化腺的贮备能力降低,蛋白质代谢障碍等病理特点[37]。

6 结语

近20年来,中医脾本质的研究趋于临床与实验相结合,学者们立足于中医理论,借鉴现代科技知识,引进现代科技方法,对中医脾主运化、主肌肉、主统血等功能,以及脾阴虚、脾阳虚实质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吸收、运动、能量转化、内分泌、免疫、微量元素、血液流变学、血液循环诸方面。但研究多偏于脾虚证,缺乏脾胃实证、虚实夹杂等证的研究,多方位、多层次、多指标的动态观察甚少,健脾方药的研究开发有待加强。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中医脾本质将会得到更为系统深入的阐发,必将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医脾胃学说。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2503.html

上一篇:[转载]西医东渐视野下中医对“胰”认识的衍进
下一篇:[转载]《黄帝内经》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摘要与目录)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