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医药诊疗感染病的科学问题梳理

已有 1534 次阅读 2022-2-22 08:5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应对新冠疫情的当务之急

1月19日,世界著名的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刊登了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博士(ChristopherJ L Murray)的文章《新冠病毒将会继续存在,但是新冠感染大流行即将结束》(COVID-19 will continue but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is near),预测2022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将在“奥米克戎”的超级大传播中结束。文中指出,由于新冠病毒还在变异,总的趋势是感染性增强而致病力降低,病毒将长期存在但通过“群体免疫”而大流行终止。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1. 改善轻症患者临床症状

该变异株主要是侵犯上呼吸道,极少导致肺部炎症,很可能成为第5种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鉴此,“严防死守”的策略可能最终会放弃。对于轻症患者大多数以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乏力、头身痛为主,估计“新康泰克”会有较好疗效。

新康泰克每粒含盐酸伪麻黄碱90毫克,扑尔敏4毫克。新康泰克有两种包装,蓝色装针对一般感冒,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红色装针对严重感冒如发烧、四肢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个人认为,开发纯中药制剂意义重大,可以考虑麻黄、杏仁、桔梗、甘草。此方含张仲景的两个名方,即三拗汤和桔梗汤,前者改善卡他症状和头身痛,后者是治疗咽喉痛的名方。

2. 防治重症患者过度炎症反应

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抗新冠病毒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国内多种单克隆抗体陆续上市,以及卢院长正在研发扩大应用范围的羟甲香豆素片等,对于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已经形成系列产品。

其实,中医药对于重症患者细胞因子风暴也有对策。2020年初,中药钟南山院士牵头的联合近60家新型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报名参加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疗效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以评价其对新型肺炎合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凝血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阻断与改善作用。

血必净组方来源于犀角地黄汤(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中药材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A等),自唐代以来,该方是备受历代尤其是温病医家治疗热病推崇的重要方剂。钟院士选择这样此药独具慧眼,且与我们2012年结题的一项国自然课题(利用假病毒技术筛选抗H5N1禽流感病毒活性的有效治法及其动物保护作用)结果非常一致。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姜春华教授“截断扭转”的4组中药“扶正”、“解毒”、“凉血”、“攻下”在体外抗病毒实验中均显示阴性结果,但在虎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凉血组中药对小鼠具有55.6%的保护率,而其他各组均无效。说明凉血法中药可以通过拮抗过度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致病小鼠的保护效果,充分体现了历代医家防治重症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经验。

但个人认为,凉血活血中药可能对疾病早期细胞因子风暴形成前后进行干预比较合适,而后期(厥脱期)出现脓毒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已经进入代偿性免疫低下期,应该温补为主,选择参附注射液等回阳救逆为宜。这可能是钟院士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我牵头制定的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推荐意见”中,曾经绘制了一幅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程度与机体免疫功能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图1)。研究表明,细胞因子风暴出现在疾病早期,此时免疫功能亢进,随后呈现较长时期的免疫功能底下。这种情况符合绝大多数重症感染病患者,前后治疗区别很大,开始需要抑制过度免疫反应,随后却要增强免疫防止继发性感染。

1.png 

图1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过程中炎症反应程度与机体免疫功能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我们当时的组方是犀角地黄汤(血必净)与补阳还五汤化裁,是与广州八医院谭行华商量的。因为他们搞了个肺炎一号治疗普通新冠,我们就叫肺炎二号,防治重症感染。因为病毒性肺炎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时,毛细血管壁会像溃堤一样,大量渗出物堆积在肺里面,出现严重的肺水肿,氧气交换障碍会呼吸衰竭,X光片上会出现“白肺”。除凉血活血外,我们加了黄芪、红景天,清除体内自由基,调节免疫功能,并促进红细胞携氧能力,对抗缺氧症状。

二、重大感染病的中医药研究

刚才,卢院长的报告中提到,我们想编一本《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我们期望突破过去中西医两张皮的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诊疗基础上,构建的一种基于病原微生物学(含寄生虫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中医药应用体系。因为所谓感染病,就是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感染性炎症。

这可能有三个好处:一是感染科医生一看就懂,拿来能用;二是能够让中医药疗效“讲清楚,说明白”;三是突破中医药发展瓶颈,催促重大成果诞生。因为它能够共享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插上加速度发展的翅膀。

我早几天输入“炎症信号通路”和“中药”二次检索,共有文献202篇。这说明什么?说明人们正在抛弃哪些无法实证和量化的陈旧概念,如湿、热、寒、瘀、虚等。基于这种想法,我们梳理一下其他重大感染病面临的科学问题。

1. 肺结核

肺结核的治疗难点是耐药问题,可以从病原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三个方面来考虑中医药研究:

一是筛选具有抗结核作用的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这个工作做了一些,但仍然不够,从有效方剂中进一步拆方研究,可能会发现一些苗头。只要有一点效果,它就可以用来治疗耐药性肺结核。

二是从免疫学考虑,国良一直在做这样的研究,他已经在尝试从中医药里面寻找对结核病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

三是从病理生理学入手,根据个体的不同时期,寻找改善症状的组方和药物,也包括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纠正。

2. 艾滋病

目前,艾滋病是终生治疗,虽然HAART疗法能够保全患者的生命,但要承受其诸多毒副作用的侵害。应用中医药治疗,一是降低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二是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三是促进HAART后的免疫重建。

3. 病毒性肝炎

近年来,由于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率有所降低,但肝细胞坏死早期,截断“过度炎症反应”仍为重中之重。我院杨大国教授根据截断扭转法研制“赤芍承气汤”对减少HBV-ACLF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一定作用,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年科学技术三等奖。目前,对于疾病早期的细胞因子风暴、凝血功能衰竭,以及中后期的耐药菌感染、内毒素血症、中毒性鼓肠等方面,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按照病理生理学原理遣药组方,提高凉血、解毒、通腑、扶正、温阳、通窍等中医药疗法的干预效应,探讨其内在机制。

4. 手足口病

由于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手足口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虽然积累不少经验,仍然缺少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依据。因此,中医药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不同环节,制定详实可行的诊疗方案,为精准用药打下基础。

三、附录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表1-4),但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1. 常用抗感染、抗炎中草药:见表1。 

表1  常用抗感染、抗炎中草药

2.png 

2. 抗感染、抗炎中草药制剂:见表2 

表2  抗感染、抗炎中草药制剂

3.png 

3. 抗炎中药活性成分分类:见表3。

表3  抗炎中药活性成分分类

4.png

4. 抗感染中草药的作用机制

表4  抗感染中草药的作用机制

5.png

5. 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研究方向

(1)中医药疗效的免疫学机制:对炎症反应的双向调节,对过度炎症反应的多重效应,对免疫增强的复合作用,要从模糊到清晰,并筛选疗效明确的药物。

(2)对耐药株的干预效应:对细菌耐药,要明确逆转耐药性、消除质粒作用、增敏作用、本身抑菌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具体机制。

对病毒耐药,争取做到减少耐药株发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

(3)功能和组织学恢复

减少毒性作用:包括灭活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加速毒素的排除;改善内环境,调节机体整体功能;拮抗病原学治疗的毒副作用;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

促进功能和组织学恢复:通过清热解毒、行气通络、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传统治法,配合病原学治疗、免疫学治疗、介入治疗等,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促进脏器功能和组织学恢复,改善愈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26431.html

上一篇:[转载]专访余曙光:守中医思维之“正” 创学科融通之“新”
下一篇:[转载]海德中医角:中医的循证化与大师化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