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中医特色的哲理根源(3)

已有 1466 次阅读 2022-2-19 11:2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附:宏观融合、通约硬核——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的思路

一、中西医理论结合思路与方法述评

目前,对怎样才算实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共识是:“仅有局部经验的结合而无理论上的结合是绝对不够的。从实践经验到理论上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一旦进行理论结合,便发现:“中医生理学名词、概念、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气化化生’、‘寒热虚实’……等等与现代生理学的细胞、细菌、大脑、小脑、神经体液……等等完全不同,成为两者之间‘不可通约的硬核’。如何通约这些“硬核”呢?占主导地位的原则提法是:“要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技术与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一阐述。而不是一古脑加以清除。”其具体思路是:“主观的认识,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客观化;宏观而粗糙的认识,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微观化、精确化。”总之,“宏观的传统中医学要从微观化、客观化入手,打开宏观黑箱进行微观研究,克服笼统而又不够精确的缺点,实现客观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中西医理论结合,以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较突出,“其它像经络、气血、脏腑等研究也有不少进展。”有人统计,1980~1988年55种医学杂志中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理论的论文596篇。发现, 证实质研究论文数是仅次于脏腑气血津液精神方面的研究,位居第二位。可见有关研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已经出版了《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然而,“中西医结合工作,尤其是在基础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

为取得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方面的突破,有人提出,最好把中医看做“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有人针对证实质研究中的困扰提出“兼顾多证多指标的比较研究……克服‘各自为战’的状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证本质研究,可望会有新的发展。”有人早在1982年便提出“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同步测试、相关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上述思路均属于对主导思路的补充或方法上的具体设想。

但笔者以为,照此进行研究,只是远离“硬核”的外围战。其后果虽然不一定像有人担心的那样:“我们辛辛苦苦做了许多工作,到头来被证明是无效劳动。”但这些思路与方法确实暗含着“硬核”不可通约或不必通约的意思。不能想象,随着这些外围战成果在量上的积累,便会发生质变,自然通约“硬核”。

至于组织计划问题,新中国的有关研究,一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近15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组织计划更加严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缺组织计划,“我们不缺先进的实验手段,缺的是合理的、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拙见以为,在通约“硬核”方面,我们缺的也不是微观和客观研究,而是对中西医知识结构(即体系)的宏观分析,以及如何从宏观方面打开“黑箱”、融合“硬核”的胆识。

二 宏观融合、通约硬核

笔者原则上同意对中医理论进行“解构与重建”的思路。该思路与“重新定义学科”的思想都主张“变革范式是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在概念操作上,看法不尽相同,表述也不够全面而清晰,故在此先就“硬核”与“黑箱”方法,对中西医体系进行一下宏观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有‘硬核’、‘超硬核’和它们的外周成分。各门科学的基本的定律、原理和公式,是知识的‘硬核’,并在这个硬核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范畴或概念的系统。而在一般科学之上,还有一个由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的‘超硬核’。它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发挥着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照此观点分析,中医知识结构的“硬核”是什么呢?笔者曾提出:“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这一观点被发展为:“《内经》提供的基本理论即元气-阴阳-五行说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藏象-经络生理学,及以此为中心的病理学、药物学、养生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应该把“藏象-经络生理学”视作中医基础理论的“硬核”,而“元气”“阴阳”“五行”则是其“超硬核”。与中医相对应,西医知识结构的“硬核”是其解剖生理学,其“超硬核”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便可较清晰地探讨如何融合中西医知识结构的“硬核”与“超硬核”了。

“超硬核”属于哲学范畴。这方面的中西医融合,可以说已基本完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元气”的本体论实质解释、对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实质解释均较中医传统理论更精细而准确。未完全解决的是“五行学说”。但是古人即曾想摆脱这一“超硬核”。近代中医界基本上否定了五行学说。新中国有关学界对此有过三次大讨论,总趋势是否定其哲学世界观及方法论价值。比如,赋予它系统论含义的人便认为“把五行当作一个万灵万验的神秘公式”没有科学根据。赋予它控制论含义的人认为中医“一是系统的可控性差,就是调节的成功率低,确定性程度低。……另一个问题是理论模型原始,糟粕和精华交融。”从拓朴学和控制论双重含义阐发它的人,亦只承认“几乎可以说(五行学说)迈到了控制论的边缘”显然,五行学说应该被当代系统论、控制论取代。

至于中西医理论的“硬核”——中医脏象、经络(气血在经络中)与西医解剖生理学的融合,并非一定要经过微观研究。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解释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宏观理论,西医的系统、器官解剖生理学也是宏观理论。中西医都在这个层次上反复打开过人体这个“黑箱”。古代中医学家不是没有看见过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但由于观察不够细致,以及已有的科学知识尚无法准确认识各器官的构造和功用,便借用阴阳五行等“超硬核”的吸附、同化功能,解释、定向、选择和建构功能,建立了脏腑学说。结果,人体在中医这边是一个“灰箱”。在古代西医那里也是“灰箱”。古人对消化管构造和功能的宏观认识是正确的,对膀胱、子宫的认识也是正确的,因为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很直观。假如中医发现输尿管,也不会认为尿由小肠气化至膀胱,又提出肾与膀胱相表里。

至于将神明归于心,将情志归于肝胆等,都是阴阳五行等“超硬核”误导所致。解剖生理学既已在宏观层次上将人体变成“白箱”,现在已无必要承认脏象或脏腑学说这个“硬核”不可通约。

勿庸讳言,解剖生理学的宏观融合,基本上是西医统一中医。当然,融合后的解剖生理学也要吸收中医脏腑学说的某些长处,比如脏腑阴阳原理,六腑以通为用等较精辟的总体认识,等等。有人过分推崇“黑箱”。其实,“司外揣内”是一种“不得已”的经验猜测方法。有打开“黑箱”能力的人,谁也不会放弃“白箱”方法。“白箱方法属于人们认识的高一级水平”“黑~灰~白,这三个环节可以认为是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并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怎样由表及里,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科学手段。”总之,现在是将脏腑这个“灰箱”还其“白箱”面目的时候了。对同一对象,特别是对人体宏观构造和功能的认识,不应该永远有两套出入很大的理论。脏腑之外的经络学说含义,似乎为规范的西医学说所无,其实中医已规定经络的主要功能是运行气血,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这显然是神经和循环功能,故笔者同意“所谓经络,不过是古人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混淆不清的朴素认识”。西医关于体表与内藏相关学说,一般不写进教科书,却可以与中医经穴学说相融合。

三、硬核融合后的问题

有人会问:脏腑-经络学说融合于解剖生理学之后,中医病理学、病因学、诊法学、治疗与方剂学、中药学等怎么办?浅见以为,现代中药和部分方剂研究,已经接受了现代医学的生药学和药理学规范,即已基本上实现了理论上的结合。有人认为,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在方药研究方面。其实,中医体系中只有药物与方剂体系是开放的,可随时输入新信息。病因学方面的理论结合只有体质与发病学的关系研究还不尽人意。诊法学方面,待解决的实质问题也已很少。诊法、病理、治疗与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当代说法,证的实质研究要解决的便是如何使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统一。

近十多年来,中西医结合主要方向是“证”实质研究。有人提出“辨证论治是比较公认的中医学核心,是中医学的精华”。拙见以为,从精华角度强调这种核心,无可非议,从理论上这样看则不妥。第九讲将说明,辨证论治不是理论。况且,解决了“证”实质,还得再通约“硬核”。

方剂方面有两个问题较难解决。一是中药复方的药理成分太多,不方便分析研究,加之传统方剂远比中药的种类多,对此宜采取分析与综合相辅的研究方法;二是人们一时不能适应方剂理论,要随脏腑生理病理概念的转变而转变。如现有一大套脏腑补泻方剂的命名,与其作用的实际脏腑不一致或不全一致。欲变更这些方名,使名实相符,需改变传统辨证的诊断术语,此事即便能短期作到,也难以被接受。故这步工作不必立即解决,传统模式还会保留相当长的阶段。但至少中西医结合界,从现在起即应考虑与通约后的“硬核”相配套的新诊断术语、新治则术语和新方名。最后规范方名需待各方面条件成熟,那时剩下的只是术语规范技术问题。

总之,中西医理论“硬核”通约或融合,意味着新规范的确立,其余研究均属“常规科学”的解题活动。

极可能会有很多人对通约“硬核”长时期持激烈反对态度。这是科学史上的一般规律,无足怪。中西医解剖生理学汇通或结合研究了一百多年,至今人们仍小心翼翼地想绕过这个“硬核”,就是因为这一步突破不仅仅是纯学术问题,它将冲击认识主体(中西医们)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个人或职业利益尚在言外)。即使伟大的科学家如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也曾执拗地反对过正确的新理论,那不仅是他们受收敛思维约束,而且因为他们热爱并为之奋斗过的理论受到冲击。

显然,通约“硬核”不仅需要思路和方法,还需要远见卓识的胆略——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既承认中西医理论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又承认中医发展缓慢的内在机制就是其理论的自然哲学色彩太浓,又因“黑箱”和“灰箱”方法导致严重的不确定性,便应义无反顾地加速中医理论脱胎换骨的过程。要向“白箱”方法过渡,不但需要通约或重建,有时还要采取“拿来主义”。理论大变革常需牺牲一两代人中勇敢探索者,历史终究会证明他们才是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季钟朴.建设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6):32.

[2、3、4、8]季钟朴.从比较求结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0):623.

[5、6、9]季钟朴.关于中西医结合点问题.[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7):391.

[7]洪治平等.证实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及预测.[J]医学与哲学1991;(8):19.

[10]马汝舟.综合集成方法与中西医结合研究.[J]医学与哲学1991;(5):30.

[11]梁茂新等.证本质研究的困扰和启迪.[J]医学与哲学1989;(7):1

[12]匡调元.中医基本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2):115.

[13、14]王洪琦.中医理论实验研究中的困惑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0;(5):25.

[15、17]何裕民.解构与重建.[J]医学与哲学1990;(9):32、28.

[16、20、25]潘卫星.反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8、80.

[18、16]夏甄陶.认识发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73.

[19]赵洪钧.内经时代.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河北分会(非正式出版)1985:30.

[21、22]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4-212.

[23]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02.

[24]金观涛.从黑箱调节艺术看中医学方法的科学性.[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5):33.

[25]徐孺英.横断学科简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202.

[26]贾得道.谈中医发展战略中的若干问题.[J]医学与哲学1991;(2):7.

[27]华伦荣.中医现代化的可能突破口在哪里.[J]医学与哲学1987;(3):24.

[28]季钟朴.关于中医“证”的研究思路.[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6):366.

[29]聂 广.论中医发展缓慢的内在机制.[J]医学与哲学1987;(5):1.

[30]刘升明.理论的欠缺.[J]医学与哲学1991;(12):26.

[31]李兴民.中医诊断学要搞“拿来主义”.[J]医学与哲学1982;(4):23.

(注:此文曾发表于《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第4期,此处略有改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26045.html

上一篇: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中医特色的哲理根源(2)
下一篇:[转载]病理学笔记: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