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医:以何种姿态拥抱未来?

已有 1622 次阅读 2021-11-17 20:04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在“医学思想史三部曲”撰写过程中,或许应该穿插这样一本小册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反映的是早期人类对“未知”孩子般的叩问。

这看起来的“人生三问”,实际上是个普遍性命题。如果交由“禅宗”来回答,或许结果是:我就是我,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万事皆有定数。

其实,古代西方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此,它流传到今天,人们还在苦苦地寻求答案;当东方智慧巧妙而轻松的回答,却从某种程度上终结了这个问题。这是不同的境界,还是迥异的心态?或许就是后来形成东西方差异的关键环节。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看看它究竟告诉了怎样的现实?

科学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回答问题,而不是对具体问题采取打太极的从容和参禅悟道的幽默。因此,本书试图回答:中医是什么?中医从何处来,到哪里去?

第一节  导论:医学的起源与演进

一、医学与医学起源

二、技术与技术文化

三、技术革命的结构

四、医学的三种形态

第二节  前医学实践:从本能到经验

一、关于动物本能

二、钻木取火的传说

三、砭石医疗的诞生

四、神农尝百草的神话

第三节 甲骨医学:最初的中医学模样

一、殷商时期的思想烙印

二、巫文化的思维特征

三、甲骨医学的理论构成

四、甲骨医学的诊疗技术

五、巫文化与诊疗技术的互动

第四节 自然思考:中国人的哲学文化

一、天人相应观的产生

二、阴阳五行学说由来

三、精气学说的演化

四、轴心思维的缺陷

第五节 简帛医书:转型期的中医学

一、人体观

二、疾病观

三、治疗观

四、诊疗技术的进步

第六节  巫医分家:中医学诊疗体系的确立

一、基础理论与经典著作

二、形形色色的辨证论治

三、各家学说与医学流派

第七节  两个循环圈:轴心医学的动力学考察

一、经验技术的积累过程

二、自然哲学的演进

三、加速效应与两个循环圈

第八节  西学东渐:尖锐对立的时代思潮

一、席卷而来的科学主义

二、中医抗争历程

三、现代中医思潮

四、中医学术定位

第九节  中体西用:值得反思的实证路线

一、不可通约性存在吗?

二、从中西医汇通到中西医结合

三、从国医科学化到中医现代化

第十节  与时俱进:变亦变,不变亦变

一、什么是科学范式

二、客观化与规范化的追寻

三、医学的多元性与一体化

四、如何践行统一的话语体系

第十一节  以优雅的姿态拥抱未来

一、互补而不是较劲

二、西医薄弱之处即中医着力之点

三、中医与诺贝尔医学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2827.html

上一篇:[转载]变亦变,不变亦变──论中医学发展大势
下一篇:祝贺田金洲学兄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3 杨卫东 尤明庆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