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安东尼瘟疫”(公元165-180年)
现代研究表明,可怕的传染病之安东尼瘟疫是集体爆发的多种瘟疫,包括伤寒、天花、鼠疫、麻疹等,甚至有人想到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侵袭。
公元2世纪中期(165—180),统治欧洲的罗马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瘟疫,因为此时正值安东尼王朝统治时期,故而史称“安东尼瘟疫”。瘟疫使罗马损失了1/10的兵力,罗马本土失去了1/3的人口,并直接导致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终结。
(一)瘟疫的源头
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矛盾由来已久,虽然在历次战争中互有胜负,也经历过若干次和谈,但根本矛盾始终没有调和,终于在161年爆发了罗马-安息战争。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略·安东尼在163年和164年两次派遣罗马大军进攻安息。此时瘟疫已经在安息帝国的境内逐渐蔓延开来。
当罗马大军攻陷了安息人的塞琉西亚和泰西封重镇后,领兵的将领发现了许多士兵都被感染上了瘟疫而且很严重。再三权衡之下,罗马人只能放弃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无可奈何地罢兵还朝。
而恐怖的瘟疫随之而来。这就是法国古典绘画的创始人尼古拉斯·普森(Nicolas Poussin,1594-1665)所创作的《阿什杜德瘟疫》背景(图5-5)。这幅画虽篇幅不大,但画工精细,力求严格的素描以及完美的构图:在“阿什杜德”的前景和右边,我们看到鼠疫造成的死亡景象。到处都是散发着臭气的尸体,他们无人掩埋,腐烂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而幸存者以手掩鼻,神色戚戚。在画作的左边,人们仰望圣殿中的约柜。就在神庙脚下的浮雕下面,传播鼠疫的罪魁祸首几只肥硕的老鼠在四处乱窜。一对男女正慌乱地穿过人群,想逃离混乱的现场;男人面色惨白看着倒在地上的路人,女人还在扭头回望约柜和大衮残体。男人身边的马路上、稍远的台阶上、远处的街道上,死者和病人或卧或坐,有人把婴儿从死去的母亲身边移开,有人在抬尸体,有人低头离开,有人在阳台上观望。鳞次栉比的城市沐浴在阳光之下,而气氛却弥漫着恐慌与绝望。
图5-5 《阿什杜德瘟疫》,法 尼古拉斯·普森(Nicolas Poussin)1630年的油画,巴黎卢浮宫
(二)罗马人的噩梦
瘟疫通过远征安息的军队带到了罗马。罗马帝国从此开始了它长达15年的地狱之行。
患者刚刚感染瘟疫时,会腹泻很快就会加剧,之后便是呕吐,伴有喉咙肿痛,还会出现发烧症状,浑身还会长黑色的脓包,不久就会结膜发炎,此时患者便会觉得口渴难忍之极。最后,患者在气管溃疡、手脚溃烂以及皮肤流脓等症状的折磨下,而痛苦地死去。
这些患者的症状,都被当时恰巧在罗马城中游学的盖伦医生给一一记录下来。虽然盖伦医生被后世誉为古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医生,但他也没有效地阻止瘟疫的蔓延。只是将它的种种可怕症状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后人对瘟疫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安东尼瘟疫也就有了另一个称呼“盖伦流行病”。
在安东尼瘟疫大规模肆虐的期间,整个罗马帝国上下束手无策,在其高峰期,仅仅罗马城中每天死的人数以千计。史书上记录这场瘟疫的文字读来令人心惊胆颤:“因无人埋葬而在街道上开裂、腐烂的尸体──腹部肿胀,大张着嘴里如洪流般喷出阵阵脓水,眼睛通红,手则朝上高举。尸体重叠着尸体,在角落里、街道上、庭院的门廊里以及教堂里腐烂。在海上的薄雾里,有船只因其罪恶的船员,遭到上帝愤怒的袭击而变成了漂浮在浪涛之上的坟墓。四野满是变白了的挺立着的谷物,根本无人收割贮藏,大群快要变成野生动物的绵羊、山羊、牛及猪,这些牲畜已然忘却了曾经放牧他们的人类的声音。在君士坦丁堡,死亡人数不可计数……尸体只好堆在街上,整个城市散发着恶臭。”
9年后瘟疫再次爆发。据罗马史学家迪奥卡所述,当时,罗马一天就死亡2千人,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四分之一。而君士坦丁堡则有一半人口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皇帝马克乌斯·奥里略的一个家庭导师考姆里乌斯·弗鲁恩图也在书信中提到这场瘟疫,称它使一些地区死亡了1/3的人口,并且军队的1/10的士兵也被传染而死。史学家估计总死亡人数高达500万,人口统计资料研究表明,安东尼瘟疫的平均死亡率大概是7%~10%,而在城市和军队可能为13%~15%。
不仅如此,瘟疫还夺走了两位罗马帝王的生命。第一位是维鲁斯,在公元169年染病而死;第二位则是维鲁斯的继承人马可•奥勒略•安东尼,公元180年,死神向他张开了双翼,他为了避免传染,坚决不让儿子来探望自己,这位才华横溢的哲学家皇帝最后死于军队的营帐中。
15年里,瘟疫在亚洲的小亚细亚、埃及、希腊、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严重肆虐,导致大批人口死亡。在罗马和其他城市中,几乎每天都向外运出一车又一车的尸体。根据后世的历史学家保守估计,这场浩劫至少使500万多人痛苦地死去。即便是侥幸生还,痊愈者也会因为曾经的黑色疱疹而毁容,面目骇人,只能终生离群索居,不敢以真面目视人。
对罗马帝国的伤害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口大量锐减,尤其是适龄青壮年的大量稀缺,直接导致社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同时士兵数量的减少,也使曾经名动一时的罗马大军团不得不缩小规模,军事实力远不如往昔。
罗马帝国在“五贤帝”统治下的“黄金时代”,也在安东尼瘟疫爆发后一去不复返了。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罗马帝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衰落,无休止的衰落,直到476年灭亡!
(三)抗争与应对
在近2000年前医疗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从民间到罗马统治者,人们竭尽所能地采取各种办法来控制疫情的蔓延,但奏效甚微。
1. “体液说”下的治疗摸索
古罗马时期,“体液说”仍然是主流的医学理论,“伟大的盖伦”医生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在他看来,安东尼瘟疫主要是胆汁质过多所致,患者身体上的黑色疱疹、黑色粪便等为他的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撑。
公元165年,一位名叫阿里斯蒂德的贵族青年在日记中,记载了这场横扫罗马帝国的瘟疫。阿里斯蒂德的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患有诸如肠道紊乱、偏头痛、黏膜炎等疾病,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他的健康状态雪上加霜,他感觉到“一种胆汁混合物的可怕灼烧”,随之而来的是喉咙溃疡刺痛、呕吐、身体生疮等症状。这显然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描述。
凯尔·哈珀在《罗马的命运》一书记录,在体液说的理论支持下,盖伦医生尝试过多种“药物”:高地牛的牛奶、亚美尼亚的泥土、男童的尿液,还试过让患者含某种液体干燥剂。
那位不幸感染的贵族青年阿里斯蒂德接受的治疗,包括了手术(在胸腔开刀)、用杯吸工具吸出体内部分血液,身体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体液说”和盖伦医生的尝试在今天看来是缺乏实证依据的,但在当时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阿里斯蒂德等少数幸运儿在安东尼瘟疫中活了下来。
2. 祭祀阿波罗
在古罗马人的神话体系中,有两个是疾病有关的神明:一个是阿波罗,他是典型的融合神,兼具光明、预言、音乐、医药等多个职责。另一个是宙斯之子阿斯克勒庇俄斯,他手持双头蛇杖,是一位医术精湛的神明。
当时的罗马人倾向于认为,“阿波罗是射出瘟疫之箭的弓箭手”,安东尼瘟疫是神明震怒的结果,应对之策是要进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这种观念和做法虽然是“神灵医学”的主张,但它符合那个时代人们在绝望中的一种求生愿望,也为他们的恐惧找到一个出口。
在具体的做法上,罗马人在石板上刻上铭文,在随身佩戴的饰物上刻上辟邪的咒语,祈祷神明驱散邪恶的瘟疫。在另一些地区,流行过献祭、祭酒、熏蒸等方式,人们用自己能想到的各种巫术方式,试图与强大的瘟疫进行抗争。
也许,在事件到来之际,那些“不是办法的办法”总在前面冲锋陷阵,扮演着安定人心的关键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