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洪钧:我为什么和怎样写比较热病学史?

已有 1739 次阅读 2020-8-16 10:22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赵洪钧, 比较热病学史, 写作要点 |文章来源:转载

我的两本小册子——《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和《内经时代》抛出后,海内医界反应之大出乎意外,几年来赐教者甚多。这对日后修改拙作固然有益,更有益的是从中了解到中医同道最关心什么问题。笔者发现,中医界忧道之士最感不安的是目前培养的人才临床水平太低,对研究生教育尤其担心。他们看到,研究生中能看病(能者,水平较高也)的为数太少,多数人实际上只长于做文献医史工作。由于笔者亦曾混迹于研究生之林,自然也有人批评。批评者措辞婉转而含义尖刻,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不能看病就没有研究中医理论的本钱,阁下能看病吗?如果不能,请不要妄加议论。

不知多数同道对这种论点持何态度,我本人倒基本同意,只是应该再问几句:为什么学中医近十年不能看病?自以为或人以为能看病者,能看哪些病?如果把果把“看病”理解为医疗和预防实践,那么,集中一批能看病者,把一个小地区(比如一个县、乡)或较大单位(比如一个中医学院)的全部保健工作交给他们,社会能否接受?

假如社会和医界都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那么,就有必要探讨一下一些人说的“能看病”的现状和历史是怎么回事。如果承认当前大至我们国家,小到某一家庭,甚或某一个人的全部卫生保健必需中西医合作承担,就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显然,研究这一问题应该采用比较医学史方法。这本小册子选题的初衷大略如此。总的用意不在于证明本人是否“能看病”,而在于探讨怎样使更多的人能看病。

其实,有关方面已经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了。战略措施之一是中医教材大大充实伤寒和温病。《伤寒论讲义》最新版包括《伤寒论》全部内容,讲解基本采用古代注家的说法。《温病学讲义》则大致照搬《温病条辨》加注解,再附个案。看来,是要突出中医在热病方面的特色。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的后果很难令人乐观,仍不足以保证学生日后能看病。故不揣寡陋比较中西医热病学史。

从中医学术史上看,《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辨证论治)的奠基作,其中伤寒部分尤其受到重视。此后中医临床医学的进步也以热病成就为主要标志。结果,当前较公认的“四大经典”中,纯讲热病者竟居其二。加之《内经》和《金匮要略》中也有部分热病内容,热病学在中医学中确实占极重要地位。纵观世界医学史也不难发现,自上古至数十年前,热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打开最新、最大部头的西医内科书,这类疾病仍然摆在首位。中西医热病学史之可比性很明显。

写到这里,已经不得不对“热病”概念进行一下对比。这原是典型的中医术语,在《内经》中含义便很明确。其范围和后世说的“外感”略同,是以发热为最主要、最常见症状的疾病的总称。伤寒、温病均属热病,霍乱、疟、痢疾、痉湿暍及大部分黄疸等,虽有时归入杂病,却不属于内伤,视作热病更好些。西医认为,绝大多数传染病有发热症状,其他非传染性感染疾病也多有发热,所以,热病基本上等于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应无疑义。

这一比较还不很全面,以后各节会分别补充。然而,双方内容十之八九已互相包容大致无问题。

如此说来,比较中西医热病学史似乎很容易写,其实非然。上文对“热病”概念进行的第一次比较经有心人一推敲,就会发现漏洞。人们会问:足下不是写比较热病学史吗?为什么拿古代中医概念与现代西医进行对比呢?居心何在?

不佞不得不作如下回答。

我国医界的现状是:古典中医理论和实践体系,与现代西医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存(有人称疗效竞赛)。现实生活中正在进行着复杂而活跃的对比。撇开现实,为学术而学术,为历史而历史,便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换句话说,现实正需要在中医古典热病体系与现代西医热病体系间进行对比或沟通。在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不是比较热病学史,而是当代实用比较热病学理论探索。

可是,这样一来,本书的内容便复杂了,因为对这一题目有发言权的人太多了。临床热病专家不必说,自称中医和自称西医的专家都多少了解一些对方的理论和实践,他们在有关领域显然要比笔者权威得多。中西结合热病专家自然有更多的发言权。以上三方专家,不管谁说一句话,都可能使这本小册子土崩瓦解。

问题还不止于此。患热病服药治疗,几乎像穿衣吃饭一样平常。当代中国人患了热病,有几个人是纯靠中医或纯靠西医呢?所以,凡有表达能力者,只要曾有过切身体会,都可以就中西医热病学进行一番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于是本书的看法必将经过这么多人检验。

总之,这是一个为许许多多的人熟悉的话题。就这样的话题发议论是非常困难的。假如对该话题已经有了比较流行的结论,则再提出什么新见解便可能招致各方面非难。再假如此话题已经因其它非学术因素被弄得有些敏感,则又给认真的学术研究带来额外阻力。这些情况在本题目研究当中,似乎都应考虑到。然而,理性告诉我们,成说不一定正确,局外的零乱常识代替不了全面的、踏踏实实的学术研究。

现在来说怎样面对现实进行比较。

比较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评价各方的长短得失。于是先要有一个以什么东西作为标准进行衡量的问题。显然,评价临床医学应以实用效果为第一标准。由此出发,笔者不赞成一些人进行比较时提出的不能施之于己,却要别人接受的高论。既然不敢身体力行,恐怕不切实际处太多。本书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将密切结合当前医界——特别是中医界,普遍存在的疑惑,尽量以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临床事实为依据提出看法,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学说,也不为求体系完整而面面俱到。当然,也力求避免以偏概全。

标准既定,接着便要确定研究对象。初学者研究,比较对象应尽量简化,鉴于中医热病学史的主要内容是伤寒学史和温病学史,至今仍无人提出有什么著作可以代替《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于是,作为比较一方,弄清这两本书的来龙去脉即可。比较对象的另一方——目前临床实用的西医热病学与微生物病因学同时奠基,基本上是近百年的事,本书涉及的内容大致不出目前最常见微生物学,传染病学和内科学著作,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的范围。再说一遍,既然《伤寒论》等还是活的经典,无人说它们基本上过时,则不得不拿它们和近百年来兴起的西医体系进行对比。这样做还考虑到笔者的学力和条件有限,同时也避免扯得太远使这本小书复杂化。

对象选定后,剩下的只是具体方法问题了。考虑到本书为国内读者而作,主要对象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特别是中医院校师生,故内容编排多以中医为经、西医为维。总地看来,中医知识偏深,西医知识偏浅。这样比较适合读者的知识结构。同时,为免学究气又省篇幅,引证文献尽量简化,除非十分必要,即只引大意,不抄原文。

照上述设想写下去,读者大致上首先对中医热病学发展史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并能以当代认识水平进行粗略评价。按说,本书的基本任务算是完成了。

然而,书名既为《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完全不谈古代西医热病发展,则未免名不副实。所以,笔者还是尽可能介绍了一些有关知识,只是,有必要先给读者说明两点。

第一,将中西医有关内容自古至今一一对举的比较方法,即便能实施也会弄得很繁琐而使多数读者难以卒读。所以,本书有意将古代西医热病内容集中到一节。这样写,不仅使读者对西方古代热病学史印象比较完整,也避免了中医热病知识随时要与古代西医、现代西医对比。或者说,介绍古代西医热病学时也要与古代中医相比,但应反过来以西医为经、中医为纬。

第二,笔者坦率地承认,对古代西医不很了解。至今没有一本西医古代经典译为中文,对中国医史学者是一极大的讽刺。笔者在写作有关内容时,只来得及参考有关著作英文本部分热病内容,不敢保证引用无误。客观方面的原因是古典西医著作的外文本也很难借到,只好粗粗流览一遍,摘下重要内容即送还。

西方古代医学经典中最重要的有三本书,即《希波克拉底全集》、《盖伦全集》和《阿维森那医典》。它们在西医史上的地位依次相当于中医史上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和《外台秘要》等。很遗憾,笔者未能借到《阿维森那医典》,只好凭过去流览的印象和日文《西洋医学史》中提供的第二手资料进行介绍。其间曾得到专家的指教,否则将更无把握。

最后,再概括一遍。本书是临床医史著作,涉及古今中外。评价临床医学,切忌空谈、妄言、片面。无足够的临床实践体会,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痴人说梦,听者生厌。本题目的作者理应博今通古,学贯中西,治学与阅历俱深,读书和临证均精。然如上文所言,笔者读书治学功夫颇惭愧,古今中外四方面医学知识,没有一个方面精通。至于实践体会,自觉虽不似忧道者想象的那样可怜,离“精深”二字却有相当距离。是以,凡无亲身体会处,宁缺勿论,留待后贤。即使持这种原则,仍自知书中粗疏和武断之处尚多。不过,时势既促使条件不具备的人做点开拓性工作,相信明哲的时贤是能谅解并给予善意批评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46556.html

上一篇:《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54):阿维森纳医典
下一篇:[转载]赵洪钧:《内经》时代的热病学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