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新冠状病毒与“湿热”及其断想

已有 4007 次阅读 2020-2-21 18:5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冠状病毒, 湿热, 因果关系

一、新冠状病毒可能对“湿热”环境不敏感

2020年2月17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Mauricio Santillana研究组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论文,题为“The role of absolute humidity on transmission rate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对绝对湿度在新冠病毒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一般而言,除人口流动和人际接触外,环境因素亦可能影响液滴传播和病毒存活。过去的研究支持一种流行病学假设,即寒冷和干燥(低绝对湿度)的环境有助于液滴介导的病毒性疾病的生存和传播,而温暖和潮湿(高绝对湿度)的环境则会减弱病毒传播(例如流感、SARS等)。

绝对湿度是环境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是其它病毒传播的一个强有力的环境决定因素。研究组对中国各省和其他地区的COVID-19基本繁殖数(R)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天气数据分析上述地区一月份的温度和湿度。结果发现不仅干燥和寒冷地区的R值较高,绝对湿度较高地区的R值也可能较高,不同湿度地区间变化幅度较小,且所有R值均高于1。回归模型表明,绝对湿度与中国各省和其他受影响国家的COVID-19指数增长呈正相关,而绝对温度则呈轻微负相关。

从中国寒冷干燥的省份(如东北省份)到热带地区(如新加坡),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病例仍可能持续传播和快速增长。结果表明,如果不实施广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仅靠天气变化(例如北半球春夏季气温和湿度的增加)不一定会减弱新冠病毒的传播。

二、中医学的“湿热”含义与断想

在中医学中,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从病因病机上看,有时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可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但是,中医学还有湿热体质的说法。比如,爱长痘,甚至已经过了青春期,脸上还总喜欢长痘痘,这种情况往往考虑是不是湿热体质。这似乎是指内在的湿热没有发泄之处,所以就会以痘痘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面部皮肤爱出油,容易长湿疹,面色发黄,舌苔厚腻发黄,易脱发,头皮容易出油。有部分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有狐臭女性容易白带发黄,男性会出现阴囊潮湿等表现。还有,这种人会有困倦乏力的症状,虽然总是犯困,但经常是浅睡眠。脾气也比较暴躁,非常喜欢生气,做起事情来总是显得非常急切。

这种所谓的湿热体质,实际上是一种证候表现,并非完全由人体禀赋所决定。而且,无论外湿是内湿,都仅仅是一种有病理生理学决定的临床表现,并非我们常常所说的病因学概念。作为病因学概念的“湿热”,只是古人由于知识背景、研究手段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我们现在常常所说的“审证求因”,实际上是“审证求证”,并非能够获得真正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病因学(即因果关系)”有一套应该的规范和程序,并非简单地“审一审”就出得来的。研究“因果关系”,在逻辑学上有“穆勒五法”,在微生物学上有“科赫法则”,每一步程序都要落到实处,用证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否则就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可。

因此,中医外感病学的所谓病因学,只是一种类似语言学的“约定俗成”,而没有追求客观性依据的严格理念与方法学程序。正如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所暴露出来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谁都可以自说自话,求丰富多彩易,求专家共识难。这种现象是中医学的内在缺陷所决定的,因为医学理论产生的过程中就没有客观检验这一实事求是的精神禀赋,以及采用相关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手段。

缺失了这一环节,就与真实世界的“因果关系”有了一定的差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19683.html

上一篇:[转载]中疾控研究了七万例新冠病例:这类人病死率高,传染性超SARS
下一篇:[转载]果德安等:对良好中药标准的深层化学认知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3 郑永军 刘炜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