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简介:“科学的历程”微信公众号联合主编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
于我而言,至少在2000年之前,科学这个词已经开始褪色了。在自然坦然地走向反科学的立场之后,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信科学,你信什么呢?
这个问题本身耐人寻味,可以做多重解读。在每一个问题之后,都隐含着一些预设的前提。比如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反问句。就连我只上过中学的母亲都知道下半句,“都什么时代了,不相信科学,还相信迷信吗?”仿佛这世界上只有两个选项,不是科学,就是迷信。以至于我不得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论证科学本身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迷信,同时也论证,被我们称之为迷信的传统之中,有着古人超越科学的生存智慧。
在这个问题之后,还隐藏着某种一元论的观念。这种一元论,我相信是西方古典哲学长期浸润的一个结果。窃以为,西哲有毒,其毒有二:一曰寻求普遍性,寻求单一因果,寻求单一原因和单一解决方案;二曰过于重视文本,轻视社会现实。这种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的一部分。解毒的药方也简单,就是人类学。首先,人类学的基本方法是田野,文本次之;其次,当下人类学的理论前提是文化多样性,文明之间只有差异,没有高下。一旦走向多样性,从日月走向繁星,科学主义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们常说“科学的时代”,这其中固然有事实描述的成分。但是,在这个描述之中,同样隐藏着价值判断。科学,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于是社会行动的方案也便简单得出奇,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发展科学、传播科学就可以了。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这里,照亮那里。
但是,科学的光芒是否只负责照亮,是个问题。或许,科学的光芒在照亮一块地方的时候,遮蔽了另一块;或许,科学的光芒所照亮的地方,原本并不在黑暗之中,而是被另一种光芒照亮着;或者,科学的光芒太强,不只是照亮,而且烧毁了什么,甚至,烧毁的比照亮的还多。所有这些,从反省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从这个意义上,由我来参与以“科学的历程”为名的微信公号的编辑,同样是颇有意味的。这个公号采用了另一位主编吴国盛教授之成名作的书名,难免也沿袭了那部著作的时代色彩。虽然《科学的历程》的编史学纲领并非是强科学主义的,甚至已经有了浓郁的非科学主义的成分。但是这个书名,依然彰显着科学的重要,暗示着科学的正面意义。同样,今天继续使用这个名字,对于公众而言,会读出同样的潜台词。而这样的一个微信公号,竟然由我这样一位持有强烈反科学立场的人参与编辑,的确是时代的巨变。
我曾经开玩笑说,我们反科学文化人的反科学,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科学不是什么都好,“科学是双刃剑”,有负面效应;第二步,“只有科学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之外的如艺术、哲学、宗教……;第三步,“没有科学也是可以的”;第四步,“有了科学是不好的”。即使反科学文化人,大多数也只是走到了第二步,对于后两步,并不能赞同。
2013年和2014年,我在《读书》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警惕科学》和《警惕科学家》,完成了对科学总体评价的颠覆。对于更多人来说,这样的立场是难以理解的。最直接的问题当然是:除了科学,还能相信什么?
这个问题,正如我在对牛奶进行彻底否定之后,经常被人问的一个问题:不喝牛奶,喝什么?
不喝牛奶喝什么?世界之大,难道一定要每天都喝某一种东西吗?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以选择喝什么,也可以选择不喝什么;你可以喝这个,也可以喝那个。为什么全世界所有人一定要每天都喝同样的一种什么东西呢?
不相信科学,相信什么呢?科学只不过是众多解释世界的形而上体系中的一个,既不是最早的,也不会是能够持续到最后的。人具有充分的地域性,也没有必要全世界所有人接受同样的解释世界的体系。去掉一元之后,去掉单一的解释方案和解决方案之后,人类获得了充分的可能性。
反省日月,乃现繁星。
这是我当下的立场,也是我的编辑原则。
2016年2月15日于海口骑楼老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