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60)

已有 1948 次阅读 2019-5-10 23:13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中国三十大发明

六十、《中国三十大发明》

该书是由华觉明、冯立昇主编的技术史类著作,大象出版社2017年5月首次出版

书共有34篇文章,其中33篇分述中国自远古至当代的三十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与船闸,犁与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含人痘接种),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糵发酵,火箭与火铳,青蒿素和杂交水稻。

2018年4月23日,该书入选“2017中国好书”图书书目。

内容简介

《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共计50余万字,近600幅图,包括34篇文章,除了华先生的综论文章,另外33篇分述自远古至当代的三十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2篇),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与船闸(2篇),犁与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其中人痘接种另专列一篇),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细耕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蘖发酵,火箭与火铳,青蒿素和杂交水稻。

作品目录

绪言

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  华觉明

粟作  曾雄生

稻作  曾雄生

蚕桑丝织   丰、刘

汉字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  郭书春

块范法  苏荣誉

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  华觉明、黄

运河船闸的发展与创新  周魁一

卓然独立于世的中国大运河  张伟兵 周魁一

犁与耧  冯立昇

水轮  张柏春、关晓武

髹饰  

造纸术  潘吉星(陈彪整理)

中医诊疗术  牛亚华

瓷器  杨永善

船尾舵  席龙飞

中式木结构营造技术  郭黛姮、安沛君

中式烹调术  邱庞同

系驾法和马镫  陈晓珊

印刷术  潘吉星

茶的栽培和制备  周嘉华

圆仪浑仪到简仪——赤道式天体测量仪器的发明与使用  石云里

火药  钟少异

水密舱  席龙飞

深井钻探技术  潘吉星(关晓武整理)

指南针  戴念祖

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  闵宗殿

珠算  冯立昇

曲蘖发酵  周嘉华

火器与火铳  游战洪

人痘接种  牛亚华

杂交水稻  辛业芸

发明和文明

创作背景

中国三十大发明《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的主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科技史研究专家华觉明先生说“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要把它弄清楚……在发明创造的问题上,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他认为,西方学者所持中国“四大发明”说,是基于这些发明对人类文明特别是对近代西方文明所带来的影响所作的评价,并不能说明中国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重大发明。在华觉明的组织下,国内三十余位科技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反复论证,遴选出具有原创性、特色鲜明、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有突出贡献和广泛影响的重大发明三十项,逐一撰文论述其发生、发展过程,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同类发明相比较,探讨其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众生活的关系。

作品思想

中国三十大发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有9项重大发明创造,平均556年才有一项;夏商西周时期,技术发展加快,出现了6项重大发明创造,平均每205年有1项重大科技创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科技加速发展,重大发明与发现有15项,约每55年有1项;秦汉成为发明创造的黄金期,大发明与发现数量高达26项,约每17年就有1项;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衰落并坠入低谷,重大发明与创造共计5项,约每72年有一项。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和经济繁荣,促进了科技的恢复与发展,技术与工程成就突出,隋唐五代时期共有11项重大创新,约平均每35年就有1项。在隋唐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宋元时期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重大发明与科学创造成果有16项,约每25年出现1项。明代是政治与科学文化的衰落时期,重大科技成果明显减少,共有6项重大科技成果,约每46年有1项;清代皇权专制统治,抑制了创新思想,科技创新再次落入谷底,268年间无一项重大创新成果。清朝灭亡后,中国社会进入巨变的转型时期,我们在引进西方文化和近代科技的同时,开始了民族文化的复兴,百年间有7项重大创新成果,约每13年有1项重大创新。这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创造力变化的大致趋势。

从纵向比较看,中国古代科技有灿烂辉煌时期,当今科技的发展态势也令人鼓舞。若从横向比较,明清两代是中国科技衰落和再次跌入谷底的时期,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代科学诞生后,西方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不断涌现,数以千计,而中国只有10余项,不仅远不及欧美科技发达国家,与邻近的日本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也是需要我们正视的事实。

综观古今中外重大科技创新的事例,可以发现创新源自民智的开发、心灵的解放、志趣的追求和功利的激励,这一切须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前提。政治清明,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教育健全,创新得到鼓励,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方可源源不断涌现。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

作品影响

《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全面、准确地总结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科技文明的重要贡献,对彰显中国人固有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升民族自尊和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8年4月23日,该书获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 

作者简介

华觉明,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青铜冶铸术、钢铁技术、机械史和技术哲学等,近年来致力于传统工艺研究及保护。著有《中国冶铸史论集》《中国上古金属技术》《中华科技五千年》《中国古代金属技术》。

冯立昇,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外数学史、中国机械史、中国测量学史、中国物理学史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测量史》《中日数学关系史》等。

中国人究竟发明了什么 

由资深科学技术史家华觉明先生和冯立昇教授主编的《中国三十大发明》,在期待中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了,我拿到手的样书,装帧精美大气,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非常值得推介。

话要从2008年说起,那年华觉明先生在《发明与创新(综合版)》上发表了《中国四大发明和二十四大发明》,长期以来,如果问起中国人发明了什么?绝大多数人的回答一定是“四大发明”,华觉明先生指出中国不只有“四大发明”,基于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五十年来中国科技史家的研究,应该至少能列举二十四项重大发明(其中粟作和稻作合为一项)。2013年华先生又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2卷第4期发表《中国古代究竟有哪几项大发明?》,引起学界关注,华先生也觉得有深入研究和宣传的必要。此事得到了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于是就有了2014年3月29日和30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召开的题为“中国人发明了什么?”的咨询会和新闻发布会。咨询会邀请了华觉明、席龙飞、杨永善、郭书春、罗见今、周嘉华、万辅彬、王渝生、姜振寰、李零、柳长华、胡化凯、关增建、苏荣誉、钟少异、潜伟等科技史界的资深学者和青年学者王力(代表周魁一先生)、陈晓珊,对中国究竟有哪些重大发明进行了反复研讨。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主持了新闻发布会,预告华觉明先生不久将联合一批学者编纂一本关于“中国人发明了什么?”的新书。会上华觉明先生就中国历史上“创造力之起伏”规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和多位科技史家现场接受了新闻记者的访问(徐俊斌.中国人发明了什么?[N]. 山西青年报,2014年4月3日.)。2014年8月,《自然辩证法通讯》围绕此事策划了一个“中国人究竟发明了什么”的专栏,邀请了华觉明先生和9位科技史家进行了笔谈(中国人究竟发明了什么?[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04):111+128)。此后,华觉明先生和冯立昇教授等32位科技史界的学者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大象出版社的支持下,完成了《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

这本大书50余万字,近600幅图,共有34篇文章,其中33篇分述自远古至当代的三十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和船闸,犁与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含人痘接种),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细耕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蘖发酵,火箭与火铳,青蒿素和杂交水稻。所介绍的三十大发明贯通古今,涉及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军事、衣食住行、语言文字、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主编华觉明还专门撰写了《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一文。

《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序言》《发明和文明(代后记)》是这本书的“书眼”,最需要认真品读和仔细揣摩的。

《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中,华先生就问题的提出、发明的界定、分级和评估、三十大发明之由来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概述。在此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说明,本书提出的三十大发明只是中国有哪些重大发明的说法之一种。“为促进研讨,以下三十项重要发明或可供参考,他们是:琢玉,弓弩,漏刻,独轮车,龙骨水车,地动仪,制笔,制墨,地图绘制,大地测量,治黄工程技术,物种变异,低温釉陶,目钱法,水运仪象台,堂花术,锣钹锻制,双动式鼓风器,铁索桥,生物固基造桥技术,缬染,扎染,蜡染,明式家具制作,十二平均律,郑和宝船,锻箔,园林营造,紫砂陶,白铜,坩埚炼锌,立轴式风车。”显然,华觉明先生做的这项工作意在引起讨论和争鸣。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提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大类88项科技发明创造。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潜伟曾探索发明创造的评价标准,他认为,应按照真实性、先进性、原创性、实用性等评价原则,从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科学价值等方面对发明创造进行评估。华先生在《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一文中,对“发明”作了如下界定:科学发现和纯学术研究成果与发明有别,不宜归入发明之列;工程建设需应用既有发明创造成果或因自身需要而有所发明创造,但工程本身并不属于发明的范畴,亦不宜归入发明之列。以上众位专家和学者对于“发明”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华觉明先生认为:中国人究竟发明了什么,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要把它弄清楚。而持什么样的态度来研究和评估发明,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序言》对此阐释得非常到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在研究和评估时须严格遵守的准绳。漠视、贬低本国、本民族发明创造的成就,无视前人、后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是虚无主义的表现;夸大甚至虚构本国、本民族的发明创造业绩……是沙文主义表现。二者都断不可取。尊重客观事实,恪守学术规范,无论研讨、梳理、评估和阐发都力求严谨和准确,这是我们观照发明创造问题时须遵循的为学之道。”

两位主编在《发明和文明(代后记)》中论述了“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的道理,并通过对中国历史上重大发明的梳理,揭示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明显起伏的现象,指出:“创新系源自民智的开发、心灵的解放、志趣的追求和功能的激励。所有这一切,都须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前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教育健全,科学昌明,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创新得到鼓励,创新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发明创造方能生生不息地源源涌现。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就是由这些因素的结合与互动构成的。”

当下我国的经济亟须“调结构,转方式”,而“调结构,转方式”之关键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创新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传承和发扬。我们应该以“讨论中国人发明了什么”为契机,激发我们的创新自觉、创新自信、创新自强。让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迈向有更多发明创造的、对人类有更多贡献的文明富裕的强国。

(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八)参考资料

1.不是“四大发明”,是“三十大发明”  . 凤凰网 . [2018-6-8]

2.华觉明 / 冯立昇 - 中国三十大发明 - 大象出版社 . 1.

3.《中国三十大发明》《乡愁文丛》在全国书博会首发 . 新华网 . [2018-6-8]

4.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9种获奖图书荣登榜首  . 人民网 . [2018-6-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78293.html

上一篇:[转载]中国古代科技领域85项重要发明、发现与成就
下一篇:退休了,旧梦重温?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1 王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