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诊所故事(5):患者的权利

已有 2488 次阅读 2017-11-20 16:2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诊所故事, 乙肝患者指南, 患者权利, 以病人为中心


最近心情很好,一是回头患者不少,二是有的病人立竿见影,效如桴鼓。让人感觉:冷板凳快要坐到头了。

昨天回家,很开心地跟先生讲起来,没想到他临头泼了一盆凉水。我骂了他一句“马列主义电筒专照别人”,就不理他了。事实上,他平时态度并不好,经常居高临下地训患者,昨天却跟我高谈什么“患者的权利”、“以病人为中心”云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事后一想,他的话也有些道理,可能预示未来临床医学的方向。事情缘由是这样的:

那天上午,一位22岁的小伙子来到诊所,他是东北来深圳实习的大学生,实习期间顺便在我们附近的香港中文大学的考试培训点做教辅人员。前一天感冒发烧,随即出现耳鸣、耳聋、眩晕和恶心、呕吐等,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就诊时呈痛苦状,满脸倦容。我第一次接待这样的患者,但因为老班长介绍参与“董氏针灸”的微信学习,知道这样的病例。我让他躺下后,按照《针灸大全》“头项如有病,后溪并列缺”,配董氏奇穴四花、手解、三重等,针管进针。不到两分钟,就传来他沉闷的鼾声,真让我喜出望外。乘他熟睡的时候,我连忙拨通湖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老同学的电话。

老同学告诉我,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很多病因都可能导致。常见于病毒感染,有自愈倾向,一部分患者可自行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前听力损失严重,伴有眩晕、焦虑状态等是预后不佳因素。咽鼓管狭窄、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导致者治疗比较困难。一刻钟之后,我帮他捻针时,他突然醒来:“唉,好了!耳朵不响了,听的很清楚!”很快又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的时候,我帮他拔了针。他站起来走了走:“还是有点耳鸣,不过好多了!”离开诊所时,我告诉他一定要去三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是两天后,他碰到我说:“因为完全好了,就没有去医院检查。”尽管没有非常感激的表示,但仍然彬彬有礼。

没想到,当我津津有味地跟先生分享的时候,他却不屑一顾地跟我分享他自己的故事。而且指出我的患者是自愈,针灸疗效仅仅是通过暗示作用。真是个不适时宜的家伙!

不过,他的故事我也听得非常认真,尽管心里老不高兴:那是两年多以前,市工商局做处长的老乡拜托他去看看一位在重肝病区住院的患者。这位患者没有乙肝等其他病毒性肝炎病史,仅仅吃了几付中药,后来就出现黄疸。当时胆红素上升到将近700μmol/L,但凝血酶原时间仍在正常范围内,诊断是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区曾经采取过激素冲击疗法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血像高也用过抗生素。这次进一步升高,科主任就建议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有点犹豫不决,因为他也咨询了香港以及同济的专家,大家意见不一(香港专家主张不予干预)。先生分析了“人工肝”获益和风险,说的很坦率:“根据我的经验,你可以考虑停药观察,定期检查各项指标。”“不过,如果我是病区主任,绝对不敢这样做。但你自己有权要求医生,而且医生也可能理解。”这位患者先后数次住院三个多月(与医疗保险制度有关),一直坚持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包括各种各样的退黄药物。最后,胆红素降低到50μmol/L左右就完全出院了。

当然,我的经验仍然值得分享的,因为毕竟瞬间就解决了患者的痛苦。还有一位荨麻疹的患者,检查发现多种过敏源均可引起,先后中西医治疗了好几年,皮肤的风团潮起潮落,反复发作。那天傍晚他们夫妻散步来到诊所,正是发病时期,我根据“血热生风”的理论的给她针药同用。当天就睡了个好觉,第二天又来复诊,巩固治疗一次并带去了半个月的凉血化瘀中药,嘱其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等,就一直没有再过来了……

我知道,先生最近正在牵头做“乙肝患者指南”的工作,主要是配合国家卫计委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模式的战略转变。他说:千百年来,由于医生这一行业在医学知识、信息、技术资源占有的优越性,形成了医生主导型诊疗模式。即“明确诊断→提供治疗策略→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观察疗效”,都是医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基本上或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向医生寻求帮助的被动状态。但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知识爆炸、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医生在医疗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发生动摇,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时代正在来临。

他的工作是组织多方面专家与乙肝患者合作,根据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制定一部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患者指南”。因为在医疗活动中,对于患者的咨询,医疗者应及时解答,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比如得了什么病,处于病情发展的什么时期,可能出现怎样的进展;在浩如烟海的诊疗信息中,如何判断最切合自己实际的诊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的获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其他医疗风险,以及自己为配合治疗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做何种项目的随访,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如何处理工作、家庭、人际交往等等相关问题。先生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了解常识,绕开误区,权衡利弊,规避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落到实处。因为知情同意权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是患者在实施自主权的基础上,向医疗方进行医疗服务授权委托的行为。如果医疗者出现夸大或缩小医学信息,误导、欺骗或隐瞒就医者的告知行为,患者有权申诉。

当然,现在医疗服务模式正处在转变过程中,我们诊所需要怎样的改变才能适应这一转变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086065.html

上一篇:梁启超的道德观
下一篇:医院如何帮助患者获得优质诊疗?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