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阎良的条石与秦朝的尺长

已有 4649 次阅读 2021-3-13 13:26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姚老师从微信转来两篇文章,一是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另一是北京大学董珊教授“[1]西安阎良发现秦铭刻石新考. 文物, 2019(10)”。董教授的文章是读到“[2] 孙伟刚. 西安阎良新发现秦石刻及相关问题研究. 文物, 2019(1)”后所作研究,昨天发表于“先秦秦汉史”。学习之后颇有收获,也有些想法。先写出对条石尺寸的理解,供专业研究者参考;错误欠妥之处,敬请批评。

20101 西安市阎良区群众在石川河道内挖沙时发现带铭文的石刻文物。地图和说明从文[2] 复制,摹写铭文从文[1]复制。


7C5AF709-02CD-41D9-B920-DF7E1DDBA9E6.png

关于条石尺寸,文[2]称袤广厚约合今天的2086758 厘米,“这些尺寸与现在实测的石刻长、宽、厚尺寸基本相同”;文[1] 则说“袤、广、厚三个数据基本合于秦代尺度,毋需讨论”。计算所用秦尺的长度是23.1 cm。

商鞅公元前350年二次变法而制定尺长23.1 cm,有多件实物传世,且得到铸客大鼎、升鼎等青铜器的佐证,没有任何疑问。实物长度比铭文表示数值偏长 2~4 cm,是加工误差吗?不,不是!2~4 cm是预留的加工余量。现在所见是运输途中失落的毛坯而不是成品。且不说长度,石条宽度和厚度的偏差一定会在 5 mm 以内。器物总是有尺寸设计的,而作为国家制度的尺长是精确的。

[2] 称“刻文青石板应是在今富平北山开采石料后,按照工程所需,提前规划好不同构件所使用的位置,在开采地修整成形,而后直接运送至陵园建设地”,或许稍欠准确。文[1] 指出“这件条石遍布凿痕,应属于未经细加工的毛坯,或许会先运送至秦始皇陵外城西垣的郑庄,经细加工后才成为建筑地宫的石材”,想来可信。

文[1,2]从条石在地宫使用的角度释读铭文。不过,笔者觉得材料采购单工程设计图总是有区别的;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才能高效可靠。

或许铭文就是一张工序单。左部的“工 将石料转交给“右中部”;后续的加工者也会“勒名于石”。刻铭之处已经打磨而不必加工,因而铭文都会保存下来。当然,其他同类物件或许只有编号而不会如此详细刻铭。铭文第二句“石堂勾(再?)施木卅六”中“木”,或许就是指代这类待加工的条石总计36件其后具体说明尺寸;“再施”就是再加工之意,“石堂”就是上述郑庄,“输纳房”或许就是运输部门,“丙廿九” 是物件的类别和编号()。这些只是猜测,但如此才是明确的指令和准确的记录


注:编号“丙廿九”,或许“丙”是分类号,“廿九”是总序号文[1]参考文献引用“ 袁仲一《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480页,图一七〇:3。该书第56页又记载临潼区博物馆藏大型门槛石,铭文‘甲百八’,长170、宽55、厚26厘米,出土于内城垣西门阙遗址”。

博文的编号是作者序号和科学网博客总发文序号,与此类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76498.html

上一篇:黄河左岸的辉县孟庄龙山文化陶器适用商尺
下一篇:夏或在淮河之南存在至公元前1200年
收藏 IP: 202.102.252.*| 热度|

19 朱晓刚 王从彦 杨正瓴 许培扬 刘钢 张晓良 范振英 李毅伟 郑永军 苏德辰 吕秀齐 姚小鸥 王中伟 赫荣乔 谢力 宁利中 段含明 李俊臻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