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响
贾伟
最近科学网上很多人在写青春、怀旧和老歌。
的确,那些经历了时光沉淀的青春往事,就像一首一首轻柔温婉的老歌,在我们的耳边萦绕、流淌,闭上眼睛,它们无处不在 - 在东篱烂漫的黄花间闪烁,在新酿的酒盏里摇晃,在月光依旧、灯光依旧的夜晚,从我们的心底里轻轻的唱响......
记得大学毕业前夕,我们班里开了个茶话会,大家心情很复杂,不知该说点什么,于是有人提议让我跟班上的宣传委员来个男女声合唱,活跃下气氛。我老实不客气,就唱《请跟我来》:我踏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到来,在慌张迟疑的时候,请跟我来……但是,那个女同学没有接着唱,而是流下了眼泪。我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她一直心仪班上的一个男生,而那个男生马上要去澳洲读书,属于他俩的那条路将很快走到了尽头。
那个年代的我们青涩和清真得厉害,记得大一时我还爱穿仿绿军装的衣裤,这样在同学中显得合群,不太敢跟女生说话,骑自行车的时候嘴里最爱哼的是《会有那么一天》,里面的歌词就是我心中的远大理想:
会有那么一天,
我们会飞到天外的天;
会有那么一天,
我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从小爱唱歌,虽然自己也知道唱得不算好,但就是喜欢。据我外公讲,我小时候睡觉前一定要把自己最近学会的歌(主要是样板戏)唱一遍,直到唱不动了,声音越来越低,才睡过去。那时候不懂歌词,就硬是咬着字学,《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这一带也要同咱家乡一样美好的日子万年长”一句唱腔直到很多年后才弄懂它是什么意思。
上大学以后跟同学组队唱二重唱、四重唱,没人搭档时就独唱,我们属于本事不大胆子不小的那种“业余歌手”,常去参加一些地区性的比赛,用现在的眼光看也就是比街道里弄排节目演出稍微强一点而已。记得有次全市选拔“太湖之春”艺术节歌手的比赛,我唱砸了,前一晚学了首叫《驿动的心》的新歌,第二天就登台,结果在台上唱了几句就忘词了,惨遭淘汰。从那以后,我登台比赛一定选较容易驾驭的老歌。不过,那一年的“太湖之春”艺术节还是通知我去表演了,可能是市教育系统看我比较活跃就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我稀里糊涂地“被选拔”了。当时怕忘词,就选了首费翔刚唱红的的《溜溜的她》,内容简单明快,还很受观众欢迎。对了,那个时候的比赛奖品非常简单,什么书籍、被单、毯子都算(用现在的行情来看跟打发叫花子没啥两样),我记得有一次辛辛苦苦拿了一等奖,得到了一只当时刚刚上市的气压热水瓶,心里有十二分的满足感。
在密苏里大学读研究生时候,参加合唱团,也登台表演过。轮到我独唱时,我挑了首歌词容易记的老歌 -《恰似你的温柔》。但从那以后我就逐步退出“舞台”了。有一次密大合唱团突然集结去一个地方表演,我也跟着去了,但伙伴们居然没让我一起登台。原来那是个特殊的场合 - 欢迎台湾来的蒋玮国先生,合唱团除了我之外都是台湾学生,唱的都是《梅花》、《中华民国颂》等曲目,大家不想让我为难。不让我唱歌,我也没闲着,我就站在纬国先生旁边,跟他拉拉家常,很显然当年作为上校参谋长在淮海战役中亲率坦克团突出解放军重围时的风采早已不再,眼前的纬国将军已经变成一个慈眉善目、心系家国、关爱后生的睿智老人了。其实,人在海外,对海峡两岸对立的政治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反而觉得像《梅花》这样的歌唱起来很好听,要是两边的同学齐声唱的话一定很有一番感觉: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我回国工作后有一次登台唱过歌。大概是2005年的时候上海交大药学院团队参加交大“五一“歌咏比赛,我登台领唱时心里豪情万丈,结果比赛结束我们学院只得了个鼓励奖,台上宣布结果时我眼前一黑,不敢相信这是我参加比赛的成绩,从此我短暂的没有太多鲜花和掌声的“演艺生涯”便结束了,而且是以晚节不保的形式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后一句是“似曾相识燕归来”。我“淡出”歌坛后轮到我的学生们在歌厅展示歌喉,而我心满意足地当着听众,在沙发一边静静欣赏和品味他们的歌声。听学生们唱歌,我发觉这么一个道理:不论他(她)们唱的歌和我们那一代有多么的不同,青春的内涵是永恒不变的。歌声中你可以听出,他们和我们当年一样,在寻找自己的梦想,盼望飞上天外的天,盼望结结实实地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一种真正的爱!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我们那个时代的歌声跟《蹉跎岁月》一起渐行渐远了。如今的我们坐在了这条河流的上端,看着时光漂流,喧哗退却,但却并没有感觉青春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因为生命其实不只有一种色彩,一生仅此一次的青春是美好的,但它只是我们旅途中的一段路程,并非全部。往前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的故事要展开,很多悦耳的旋律会唱响。
青春不只有回忆,还有未来,而未来更值得期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