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依运动指标,探道德奥秘 精选

已有 2739 次阅读 2022-8-6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个体的道德,深藏于头脑之中,表现在行动过程。虽然,传统的道德判断研究对于揭示人类的道德现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人类个体面临道德情境时主要处于运动状态,因此,依据运动指标来考察道德判断,有望更好地探索道德的奥秘。

调整模式理论(Higgins, Kruglanski, & Pierro, 2003)把个体处理问题或决策时的心理过程分为运动模式和评估模式。个体的运动模式与他/她的运动指标,即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形有关。运动状态包括静止与运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转为运动、由运动转为静止、由一种运动(比如,走)转为另一种运动(比如,跑)、由一种速度的运动(比如,慢走)转为另一种速度的运动(比如,快走),以及更为复杂的运动状态的转换。

参照调整模式理论,可以作出推测:当个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更容易启动决策的运动模式;当个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更容易启动决策的评估模式;并且,当个体面临着运动状态的改变(由运动转为静止除外)时,或经历过运动状态改变时,他们也更容易启动决策的运动模式。以此为基础,可以检验当前道德判断中的经典理论,澄清一些基本问题,例如,认知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根据社会直觉模型(Haidt, 2001),道德判断是由直觉(特别是情绪)驱动的,或许说面对道德情境时,个体的优势反应是运动模式而非评估模式。如果社会直觉模型是稳健的,那么,通过操纵运动状态而启动个体的运动模式,将能促进个体的道德判断,使个体道德判断的反应时更短。

进一步地,如果通过操纵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启动不同程度的运动模式,并且,由此而不同程度地助益道德判断,那么,这将有力地检验社会直觉模型,而不需要借助情绪或其他直觉来解释相应的结果——毕竟,运动状态或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客观的,而情绪或其他直觉是主观的。

根据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Greene et al., 2001),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存在情绪与认知的竞争,优胜者决定着道德判断的结果。由调整模式理论可知,当个体启动运动模式时,认知资源将不处于优势地位,从而,情绪会更可能成为竞争中的优胜者,也就是说,对于同样的道德判断材料,如果操纵运动状态,那么,将会使个体更可能做出与情绪主导相对应的道德判断,即道义性判断。

与前面的情况类似,如果通过操纵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启动不同程度的运动模式,并且,由此而不同程度地助益道义性道德判断,那么,这将有力地检验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同样地,是使用运动状态或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客观指标,而非认知或情绪,即主观指标。

借助运动指标,可以更好地检验道德判断的重要问题,比如,影响广泛的经典理论。当然,借助运动指标,还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道德判断研究,从而,发现道德判断更为基础、更为关键的奥秘。

参考文献

Greene, J. D. et al. (2001).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Science, 293(5537), 2105-2108.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4), 814-834.

Higgins, E. T., Kruglanski, A. W., & Pierro, A. (2003). Regulatory mode: Locomotion and assessment as distinct orientation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 293-34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50256.html

上一篇:模式有两种,判断会不同
下一篇:何为真实性?有什么作用?
收藏 IP: 116.9.46.*| 热度|

16 李世斌 王平平 侯丹 宋玉 李智选 宁利中 范振英 杨韩 程少堂 孙颉 杨正瓴 郑永军 杜占池 张晓良 李毅伟 张俊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