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基本理念之工作记忆

已有 5741 次阅读 2021-11-5 23:5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人们处于信息的海洋之中,个体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外界,有的源于内部;有的事关现在,有的事关过去,还有的事关未来。无论信息的来源如何,也无论信息的时间指向怎样,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当前的任务相关,一类是与当前的任务无关。不管哪类信息,都可进入头脑,由大脑加工,产生某种或某些结果。个体要想有效执行任务,大脑就应当加工与当前任务有关的信息。尽管个体能够记住的信息是无限的,但是,个体能够加工的当前信息却是有限的。如果个体当前加工的信息与当前任务无关,就会影响个体对当前任务的执行,降低时间利用率,引起负性认知和情绪,例如,智力不行、记忆下降、烦躁、恐慌、焦虑、抑郁,等。

本人认为,个体需要具有的第四个基本理念是工作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个体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保持大约1秒钟。如果瞬时记忆的内容受到注意,就将得到识别而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个体对信息进行编码的加工过程,保持时间通常在20秒之内,最长不超过1分钟,并且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是永久的信息存储,能够保持很久乃至终生,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也有部分信息来自瞬时记忆。

这个记忆系统理论,描述了外界信息如何成为内部经验的过程。显然,人类信息加工的过程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后来,心理学家在短时记忆的基本上,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所谓工作记忆,就是个体用于完成言语理解、词汇学习、阅读理解、逻辑推理等任务的记忆资源,是个体认知活动的工作平台,它从外界接受信息,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各种操作。简而言之,工作记忆就是对信息的特殊聚焦和加工过程,它的容量有限,保持时间较短。也就是说,个体同一时间能够聚焦和加工的信息是有限的。

个体具有工作记忆的基本理念,就更可能在执行任务时,主动自觉地调整外界和内部情形,使工作记忆用于加工至少主要用于加工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而不被或少被其他信息所干扰,从而进入和保持专注状态,有效甚至高效地从事与任务相关的活动,提高时间利用率,获得良好的认知和情绪体验,顺利执行和完成任务。

这里的关键是,个体在执行任务时,头脑或者说工作记忆,不能被与任务无关的信息所占用。否则,个体无法顺利加工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势必造成难以有效执行任务的结果:无关信息不仅会直接妨碍从事当前的任务,而且会由于加工它们而引起个体的各种反应,特别是负性反应,进一步占用工作记忆,再次妨碍从事当前的任务。现在使用电脑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电脑的内存很容易被高度占用,不得不时时用专门软件进行加速或深度加速。人类个体的工作记忆,与电脑的内存可以类比。

使用电脑时,关闭那些暂时不用的程序,卸载那些貌似有用其实几乎没有用过的软件,删除那些临时文件、日志文件、预读文件,尤其重要的是,每次只打开一个窗口,就可明显降低内存占用,从而,电脑就能顺畅快速地执行命令,运行程序。

对于高考、中考的备考学生,尤其需要具有工作记忆的基本理念,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尽力避免那些无益的信息占据宝贵的工作记忆。例如,复习语文时,桌面只放语文方面的学习资料;更进一步地,复习一本学习资料时,就把其他学习资料都收起来。

然而,当前的高三、初三年级学生的课桌上,几乎都堆成了书山,看着这种景象,就会给人以巨大的压力。堆放这么多的书籍资料,桌面被严重挤占,学生学习起来也很不方便。同时,这些与当前复习科目没有关系,或者与当前复习内容没有关系的资料,都可能成为干扰刺激,占用学生的工作记忆,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可能造成各种负性结果。

那些放着许多书籍资料的桌面,与同时开着许多窗口的电脑很类似。不少时候,电脑使用者以为要用到一些文档或一些页面,为了方便,打开之后就不及时关闭,其实,那些文档或页面随后根本没有用上,直到关机时才一一关掉。那些放在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课桌上的一些书籍,很可能也没怎么翻阅和学习,与其让它们成为干扰信息的来源,不如收起来为宜。

外界的信息可以通过这样的移除具体刺激而屏蔽或减少,但是,这只解决了部分问题。许多时候,占用个体工作记忆的信息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例如,个体自己就是控制不住地要想起一些事情,就是心绪不宁,并由此而影响当前的任务执行,那又该如何解决呢?这涉及另外一个基本理念,下文详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1130.html

上一篇:基本理念之时间异质
下一篇:基本理念之完形心理
收藏 IP: 113.13.46.*| 热度|

14 刘秀梅 杨正瓴 范振英 张晓良 王安良 王平平 郑永军 宁利中 尤明庆 李东风 陆仲绩 孙颉 李毅伟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