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研究者需要认真区分的五对概念

已有 8139 次阅读 2021-6-30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的心理学研究者可能未曾认真区分过一些基本概念,在日常表达或学术论文中不时出现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说法。这种情况不利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有效交流和正确理解,不利于心理学研究素质的合理培养和切实提高。心理学研究者需要深入学习和用心区分的概念有很多,这里介绍其中的五对概念。

一、假设与预测

无论是心理学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现在都通行呈现“研究假设”。然而,如果查看研究假设的内容,很快就会发现,许多假设并非真的假设,而是预测。

心理学研究中的假设、预测均与理论有关,而假设与理论之间显得没有明显的界限,也就是说,在心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假设往往是同等意思。例如,“我的理论是咖啡能使反应时变短”与“我的假设是咖啡能使反应时变短”表达的意思相同。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有时就被称为假设(在这个意义上,不妨称为假说),例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结构决定人类思维方式及行动方法)。

一个假设是对世界的一种普遍看法。例如,“咖啡能使简单任务的反应时变短”、“实词比虚词更容易回忆”。假设通常是由一个理论基于逻辑而提出的关于世界的一个推测的事实,是可以进行实证检验的。

一个预测是对一项研究结果的具体预期,是与研究情境密切联系的。同时,预测是以理论或假设为基础的。例如,基于假设(理论)“使用心像有助于回忆”,做出预测“要求使用心像的实验组将比控制组有更好的回忆成绩”。

二、证明与支持

一些心理学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往往出现“本研究证明XX理论是对的”、“实验一证明了XX理论”这类说法。实际上,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科学研究不能证明什么,特别地,不能证明某个理论是对的或真的。研究者能够做的是使用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一个理论。在科学研究中,任何发现(结果),总是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心理学研究者可以通过每次涉及一个变量,一步一步地排除不同的因素,不断接近更可能的影响因素。

因此,一次科学研究、科学检验是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真的。心理学研究者应当把使用“证明”的地方都换成“支持”。例如,“这些发现证明了语言定位于大脑左半球的理论”,应写成“这些发现支持了语言定位于大脑左半球的理论”。

三、发现与结论

当前的心理学论文,特别是学位论文,都有一个独立的“结论”部分,作者往往罗列好几条。其实,正如“假设”并非假设,而是“预测”那样,许多“结论”也并非结论,而是“发现”。因此,心理学研究需要认真区别“发现”与“结论”。

发现是在一项研究中实际得到的情况,又称“研究发现”或广义的“结果”。结论是研究者根据背景理论可以从研究发现中抽取的规律性陈述。例如,“同卵双生子的智商高度相关”,是一个研究发现(结果)。由这个发现,研究者可能得到“遗传在智力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个结论。不过,这不是唯一可能的结论。因此同卵双生子也有极为相似的环境(与其他兄弟姐妹相比,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生日和性别),这样的发现(结果)也可能被看作“环境在智力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的证据。研究发现(结果)应当是清晰的、少有争议的。与此相对,结论则往往是充满争议的。

四、规律与个案

不少心理学论文的作者显得生怕别人质疑研究的外部效度,在文中喜欢用“本次研究表明”、“在本次研究中”、“本研究的被试显示”之类的表述,甚至在标题处也添加副标题“——以XX为例”。这种写法及对应的研究思想,其实往往是不当的。

这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性质问题,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而非个案情况。即使在实际研究中采用个案法,也是为了研究一般规律的。当然,这里说的一般规律应当恰当理解。心理学的确不仅研究成人心理的一般规律,而且研究儿童心理的一般规律;不仅研究正常人的心理规律,而且研究异常人的心理规律。在这种语境里,研究的总体随着研究主题而有所改变。

五、因果与相关

总体而言,心理学研究都是想确定两个变量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过,需要合理认识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心理学研究中有特殊的因果关系,而是强调心理学研究中,来自主试与被试内部的变量太多,并且是无法真正控制的。

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因果关系比研究者设想得要复杂,即使是在实验研究中,把X作为自变量、把Y作为因变量,控制了额外变量,也是如此。原因在于,其一,自变量的取值可能不当,比如,取值范围过窄或过宽;其二,任务可能过于容易或困难,出现了下限效应或上限效应;其三,存在各种微妙的心理效应,使研究结果很难解释。这些心理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主试效应(主试的各种身心特征对被试的影响)、安慰剂效应(完全是被试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心身变化)、霍桑效应(被试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现自己)、好被试效应(被试猜测研究者的研究意图,并尽力迎合这种研究意图)、社会赞许性效应(被试尽力迎合社会规范)——这些效应何时出现、怎么出现、出现到何种程度,都是难以确定的。

在心理学研究中,连因果关系都如此复杂,更不要说相关关系了。对于相关,需要提示的是,不少研究者在数据分析和行文之中,都倾向于从因果的角度来使用相关研究的结果,不仅误导读者,而且误导自己。同时,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就得到了因果关系,更是错误的。

顺便指出,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它们可以相互预测,由X预测Y或由Y预测X,都是可以的,但是,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特别地,并非只有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才能有预测作用。

总之,心理学研究者需要认真理解和区分一些基本概念,做到准确、恰当地使用重要术语,这不仅可以促进心理学研究者的交流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3535.html

上一篇:一些措辞不仅体现行文风格,而且反映科学素养
下一篇:重复:其实是一种控制策略
收藏 IP: 116.9.46.*| 热度|

18 武夷山 郑永军 王庆浩 马鸣 杜占池 张晓良 冯大诚 钟定胜 杨正瓴 陈志飞 宁利中 许培扬 李学宽 曾杰 徐长庆 葛玉魁 张学文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