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有心做科普,立志以此谋生,没什么不对,更没什么不好,这跟科研做得好不好没有必然的关系。翻炒文献博眼球,也勉强可以算科普的生存之道,忍了,有评论云,都这么干。但是,别只是假装写一个参考文献,把文献信息抄写准确可好?现在连百度学术都好用得可怕,去那儿拷贝一下著录信息不是什么难事。我猜,只是猜,出错的文献多半拷自哪篇PDF版的中文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所以才出现错误的断字。核对一下参考文献总是应该的,这跟世界多不多彩没有关系,这是基本功。错误的断字,让人觉得那篇文章多半没被打开过。
至于说文中有打字错误,谁都难免,也忍。但关键的信息总不该出错,不然“普”的是什么?物种名总不应该脱字,再严谨点儿总应该附上拉丁文,这是起码的起码了,不然怎么好意思说“科”呢?真要乱编故事不成。
好久没写过字了,忽见科学网精选博文,赫然“国际级保护区”,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知识又断片儿了,一路查下来,应该是“国家级保护区”的错字,但愿是无心之过。
无心之过,科普就不该走心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