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灾害链:牵一发而动全球

已有 5839 次阅读 2010-11-19 20:49 |个人分类:发表作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球, 地质, 灾害, 灾害链, 地理

灾害链:牵一发而动全球

    有一种现象,说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拍拍翅膀,便可以导致北美洲几个月后出现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世界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大震过后必有大疫,大旱过后必有大涝。从现代科学的的观点来看,有些不一定正确,却反应了民间传统中隐藏的一种哲学思想,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组成的统一系统,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中,所有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促使我们的地球不断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等都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如此,形成了如今一门新的研究学科:地球系统科学。

现阶段,人们开始基于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重新认识自然灾害,并由此提出了“灾害链”的概念。那什么是灾害链呢?简单一点说,就是当一种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它就会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另一种灾害,依次发展下去,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灾害,它又像是原子弹爆炸时的核裂变链式反应,使受灾范围从一个地域空间逐渐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

俗语有云:“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很多时候,倒霉的事情总是接踵而至,祸不单行,原来这是有原因的。

201087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人们在分析这场灾害的原因时,考虑到了多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第一,连日来的强降雨;第二,舟曲曾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距离震中不远的甘肃舟曲受到重创,许多陡峭的高山都出现了裂隙,岩石变得松散,再遇上连日的暴雨袭击,一场可怕的泥石流就这样产生了。可见,舟曲泥石流其实是汶川大地震的一种衍生灾害,只不过这种灾害通常处于潜伏状态,这就更加增强了它的危险性。

地震,只是一条灾害链的起点。当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只看到了房倒屋塌、人员伤亡,却忽视了背后隐藏的更大威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发生在200412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9.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近30万人死亡。让我们惊讶的是,这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并非直接死于地震,而是丧生于因地震引发的海啸之中,当时的海啸威力惊人,波及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因海啸死亡的人数居然达到了有史以来历次大海啸灾难中死亡人数的总和。尽管损失如此惨重,但灾难远远没有结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地震又诱发了至少87级以上的强震!

事实上,灾害链有多种表现形式,震啸链、震震链只是其中最典型的两种,除此之外,还有震洪链、旱震链……我国学者在研究地震灾害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时曾提出过这样观点:地球内放出的热和气是灾害链中一种灾害诱发另一种灾害的重要因素,诸多案例表明,地震与洪水的发生有某种特殊的链条关系。如19767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之后,1977年黄河中游支流延河、北洛河、泾河中下游及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同时发大水;20085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之后,20092-3月份,长江中下游局地出现暴雨,打破多项记录。

从全球考虑,有学者根据多年来对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研究,将环太平洋地震带称为环太平洋地质灾害链,把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称作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质灾害链。从我国来看,国家减灾委的专家指出,中国的自然灾害由四大灾害链构成,分别为寒潮大风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台风暴雨灾害链、干旱灾害链。但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只看到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那一种灾害,属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未能从整体上全面考虑灾害问题。

历史经验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狭隘的、片面的观点,我们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观点认识和改造我们的地球,面对自然灾害,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们应该联起手来,共同抵御,切断灾害传播的链条,方可阻止灾害的进一步泛滥。原文发表于《科学24小时》2010年11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385515.html

上一篇:我们脚下的土地:地球?水球?气球?
下一篇:暴雨引发的噩梦——泥石流
收藏 IP: 222.35.46.*| 热度|

1 张焱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