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石刻“海判南天”与 测绘《皇舆全览图》

已有 3602 次阅读 2014-7-18 22:3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著名的海南三亚“南天一柱”石刻对面,有一块“海判南天”摩崖石刻有人认为“天涯海角”景区的其它石刻,都是后人追寻前人的足迹镌刻在这组摩崖石刻附近的。起初,这块石刻上只有“海判南天”四个字,并未署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由考古工作人员根据1962年郭沫若先生耗时10 天亲自为海南校点的乾隆版《崖州志》中所记载的资料,在原石刻的两侧加刻上了石刻的年代“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以及作者“钦差苗曹汤”。由于取材于郭沫若先生亲自校点的乾隆版《崖州志》,所以没有人会有任何疑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去考证“海判南天”这四个字的含义以及镌刻在这片沙滩巨石上的原因。数年前,一位博士生在他的论文里对郭沫若先生考证的“海判南天”提出疑问,由此考证出了这组石刻群显赫的身世以及它身后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首先,郭沫若先生校定的乾隆版《崖州志》记载,“海判南天”是由一位叫“苗曹汤”的钦差所题。可是,其它清朝历史文献,却为何找不见“苗曹汤”这个人呢?一位贵为钦差的大人物,在史书上怎能说丢就丢了呢?其次,“苗曹汤”这个名字让人感到那么不寻常。“钦差苗曹汤大人”到底是谁呢?这个博士生找到了雍正时期宋锦所著的《崖州志》孤本,书中记载的竟然是“钦差苗曹汤三大人”!原来,“苗曹汤”并非是一位钦差的名字,而是三位钦差的姓!“钦差苗曹汤三大人”来海南,干什么呢? 来搞测绘, 这是一次国际合作下的测绘。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1662年继位,他崇尚科技、爱好西学,引进了了五位精通科学的传教士。康熙采纳绘制《皇舆全览图》的建议,参与测量过程的就有法国传教士汤尚贤。工程整整耗时10年,共测绘经纬点600多个,包括海南的7处。被派往广东和海南的主要测绘人员是李秉忠、麦大成、汤尚贤、苗受、绰(chāo)尔代。

   苗、曹、汤是苗受、绰尔代、汤尚贤这三位大人的姓,其中“曹”应是“绰”的误录,汤尚贤则是一名法国传教士。(----取材于导游词)

   附录

   

天涯海角最早石刻为古代天文大地测量遗迹
“海判南天”身世揭晓

张谯星 见习宋敏 通讯员黄守庆
  位于三亚市天涯海角风景区内的“海判南天”石刻。   本报记者 苏建强 摄

  本报三亚3月23日电(记者张谯星 见习记者宋敏 通讯员黄守庆)矗立在天涯海角景区海边的“海判南天”石刻已有近300年历史,它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今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及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为“海判南天”石刻颁发了“身份证”,确认它为中国古代天文大地测量崖州遗迹。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海判南天”与康熙时代的天文大地测量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中国古代天文大地测量崖州遗迹———“海判南天”石刻标志揭幕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社社长刘晓群介绍,“海判南天”石刻是天涯海角游览区最早的摩崖石刻,由于光绪《崖州志》记载过于简略,其来历一直是个谜,“海判南天”的考证也备受争议。后经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海判南天”所蕴含的天文“密码”逐渐被解开。

  经学术界研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开始,清代进行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冬至),钦差钦天监五官正苗受、理藩院绰尔代、法国耶稣会士汤尚贤奉康熙皇帝旨意在现在天涯海角景区所在地的观测点剖立“海判南天”石刻,剖开石面一面指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海判南天”石面指示北极高度。“海判南天”的北极高度为18度13分,每年冬至之日正午可见太阳高度与石面重合的景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812844.html

上一篇:数作者
下一篇:可爱的夏天
收藏 IP: 122.70.102.*|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