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在山岗上写博客(1) 精选

已有 6467 次阅读 2017-1-20 22:38 |个人分类:科苑记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博客, 科学网, 十周年

在山岗上写博客

                                    籍利平

20072月,我在科学网申请了博客,当时开博客的人不多,可能在300个之内。

第一篇博客是13日贴出去的,题目是庞大的《物理学与文学》,字数不到700

有人认为物理和文学距离比较遥远。没有看薛定鄂传记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看了之后,我如获至宝地发现了,他老人家也能写爱情诗,是1956年他69岁写给希拉的。可惜,译文比较蹩脚,我想原文肯定要优美得多。其中末尾六句是这么写的: 在广阔的空间里, 所有一切都不存在。只有我和你,只有我们的欢乐。我再也回不去了,  除非和你在一起。    (开头的那几句肉麻的就不抄录了)  科学(包括物理学)和文学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有意思的是,假如把“你”理解为物理学或者其他科学,也说得通。科学家对于科学的迷恋恐怕是不亚于他们对终身伴侣的热爱。对于事业心特强的科学家来说,陪伴他们更多的伴侣,就是他们的事业——科学。
  物理的确是迷人的,当老师敲击音叉,引起其他音叉共鸣之时,当我们谈起伽利略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抛下两颗质量悬殊的球儿,它们同时落地;或者谈起阿基米德洗澡时的灵感、牛顿由坠地的苹果引发的思考和发现;再或者我们津津乐道华裔学者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荣获某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都像化学老师手中点燃的镁条一样,发出奇异的光芒,感动着每一颗年轻的心。我想,许多人没有取得科学上杰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们智商太低,而是他们压根对科学不感兴趣,他们经商去了,挣钱去了,或者是沿着仕途的金字塔向上爬去了。

   物理早已不是牛顿、伽利略的时代了,也不是爱因斯坦的时代了,甚至也不是杨振宁时代了。现代的物理已经不是个人时代了,是团队时代,但更需要个人的奋斗。

这篇2007-2-13 07:49在山岗上发布的博文,如今看来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即使是薛定鄂的爱情诗,也可以进行另一种解读了。当时,我在(山岗上的)卫星观测站值班,8点开早饭。开饭前的一个小时是我写作的最佳时机。

第2篇博文,脱胎于此前写给一位广东罗定的中学生的信,此文得到了同行的留言。

第3篇博文,是阅读小说《马丁·伊登》的感想……

第4篇博文,作为散文发表了,原文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311.html

写作的环境是这样的:左边是一团电缆、GPS接收机、庞大的机柜、UPS和打印传真一体机。滴滴的声音不断从脚底下传出来,似乎是进行某种报警。右边近处是已经结冰的龙门口水库(傍晚或者早晨可以散步的地方),稍远一点是山岗。除了盯紧显示器,我的目光越不过山岗。

在申请博客之前,我没有想到会坚持十年。之前在著名或者不著名的网上开过不止一次博客,包括出差到山东威海时开的,都是短期的。

“在广阔的空间里,所有一切都不存在。只有我和你,只有我们的欢乐。我再也回不去了,除非和你在一起。”(这个你,不是薛定谔的情人)虚拟的世界、虚拟的空间,也是有无穷的乐趣的。在科学网、在博客里,尤其是在《籍工场》里,认识了许多有水平的、有趣味的人物。其中一少部分,还在线下见过面。有的是在第一届青年科学博客大赛颁奖的时候见到的,有的是我特意拜访的(比如一个健谈的科学家记载的),更多的是在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上遇到的,有的是在期刊编辑培训班上见到的。不期而遇,带来的更是惊喜。

科学、技术、工程与文学有时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对我个人而言是这样的。像我这种愚钝之人,更是难以在多方面取得成绩。一个把技术员干了6年(调到北京工作后,原单位的干部科高副科长不但不补充我担任助理工程师的有关文件,还气冲冲地教训人)、把工程师(破格了?从技术员直接被任命为工程师)干了25年的人,怎么可能不愚钝呢。由于多年从事技术或者工程项目,凡事过于较真(并且不会说话),碰了不少钉子。郁闷的日子,结出了不少文字之果。

这次开博客时,我已经经过了两次评选副高的落选。2006年迟到的硕士证,没有让我高兴几天,尽管有人热情地宣扬我的“进步”。在博士成群的地方,一个“高龄”工程硕士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值班的时候,有些空闲,就去玉泉路旁听研究生院的一些短期课程;从头至尾停下来的是《卫星轨道理论与应用》(——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5&do=blog&id=451052&from=space《玉泉路19号甲》),决定报考主讲老师于锦海教授的博士。

2008年的考试结果,英语差了几分,没有过分数线。2010年改了个专业,再次报考仍然是英语不过关,这次连专业课都没有合格。

这样从2004年到2010年,我平均不到2年就接受一次落选的心理考验,或者是副高或者是博士生的入学考试。


每次落选,必定会促生一些博文(包括顺口溜、故事等)。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2014年的春天。每一次落选,我都会从文字的丰收上找到一些心理平衡。这越发加剧了自己“专业水平的停滞不前”。

在2011年秋天,经历过一次意外的英语班“副班长”入选和一次意料之中的、绕来的竞聘副处岗位机会的落选。这的确是有讽刺意味的,一个英语不过关的人,居然入选了英语班“副班长”。不过,也说得通“副班长”本来就是最后一名的代名词。我的英语仍然不过关,应付不了职称英语之外的考试。讽刺意味深长的是,居然在一次发布原创英文“顺口溜”后得到了谴责性的留言——为何不注明原文的出处呢?

有一段时间,单位的食堂停办了。我去过斜对面的部队干休所食堂就餐,也在周边打过多次游击(结识饭友),甚至还到稍微远一些的高能所食堂办过饭卡,也是想趁机进入玉泉路31号甲(乙)。

这些“洗礼”,都为我写博客积累了材料。

在写博客的第一个三年,如果博文发布得比较早,那多半是一起床就去写了。有些是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写的。

现在,我的博客里148到194页所显示的,都是2007年发布的博文,以原创的为主。

在上山值班的时候,我多半会早起、坐在GPS值班室的备用计算机前,一边听着“百度音乐”或窗外的鸟鸣,一边写博客,直到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偶尔望一眼连绵起伏的群山,也是非常惬意的。窗外那一汪水,无论是冻结还是流动,都会让我平静下来,写出流畅的文字。(未完待续)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028920.html

上一篇:赶 而 不 超 也 不 错
下一篇:在山岗上写博客(2)
收藏 IP: 124.207.244.*| 热度|

8 苏德辰 康惠骏 李颖业 蒋德明 姜玉梅 史晓雷 鲍海飞 张海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