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lbirdzsh201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olbirdzsh2015

博文

复博感言:把握生命的节律

已有 3788 次阅读 2019-1-25 20:56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距离发表上一篇博客已经一年多时间了。这一年多时间可以说是此生最为黑暗的一段日子,一度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母亲的猝然离世,工作调动的失败,时常夹杂着其它的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感觉情绪处在深不可见的谷底,一度怀疑患上了抑郁症。好在,最终都挺过来了。

   对于工作调动这件事,一直想抽时间好好总结一番,之前是处在事中创伤未愈,每次回想就会感觉非常憋闷,直到最近才可以心平气和地来面对这件事了。最近又恢复了听《冬吴同学会》的习惯,在一期节目中梁冬谈到一个观点,那就是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是其实也是有节律的,要想生活得舒心,最好保持与其一致的节拍。例如,大多数的人在中年来到之前的人生都是高歌猛进的,感觉自己还年轻,于是敢于折腾和尝试,运气好的时候确实也能看到事业的风生水起。然而,到了中年以后,各种机会窗口关闭,职业发展基本定型,任何不想继续混日子的人都会对这种变化不适应,寻求工作环境的变化自然就是一种解决方案了。实际上,如果把人比作是打造一件兵器,中年之前都是处于“塑型”阶段,中年之后则进入“打磨”阶段。需要通过内心的修炼,在外在形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寻求内在意义上的自我突破。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为一时的不顺耿耿于怀,是人生的节律走到这里了,顺势而为可能比强为之更好一些。也许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可是在错误的时间点上做了效果就完全不同,如同逆着季节播种的作物一样,任你浇水施肥最终也只是结一些空壳。

   除了生命的宏观节律之外,每天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是有节律的,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从中受益。目前能够想到在2019年恢复的几个习惯包括:第一,恢复写博客的习惯。文字的东西会促使人深度思考,记录完一段心得感悟人的感觉是畅快的,而不是像刷微信朋友圈那种焦虑感。2019年尽量少刷微信,多写博客,这可能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点上可以向一个朋友学习,每天早8点到晚8点之间退出微信,集中在睡觉前的半小时集中打理一下。第二,每天跑步十公里,不再追求速度,只求跑得舒服畅快。第三,每天教女儿《新概念英语》的一课,计划在2019年教完第一册的144课。大致在女儿小学毕业前教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使她在英语上能够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第四,坚持学习英语,每天至少精读VOA或者BBC的一篇听力材料。除此之外,就是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带着诚意投入教学和科研当中。正如在南京大学培训感言中所写的,诚意是提升教学水平的万变之宗,用是否真正帮助到学生的心态走上讲台,体会到的东西可能会有所不同。

      科研方面 2019年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主要有:第一,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这是决定未来五年科研走向的大事件,务必小心谨慎,争取一举拿下。当然,这个项目竞争激烈,最终什么结果都可能遇到,作为备胎可以参与一下国家民委和国家语委两个课题的申报。第二,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研究》,这将是本人在全国NO1的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砖头”级著作,全书接近55万字。第三,继续与云南大学的合作,争取如愿担任云南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全年合作发表CSSCI期刊论文不少于4篇。第四,开始研究方法的转型,将“跨语言信息服务用户行为研究”作为一个新的方向,在2019年通过组织实证实验方法完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并争取完成向SSCI期刊的投稿。第五,放弃集中一年时间出国访学的计划,自2019年起关注圈子内适合的国际会议,争取每年到境外国家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做一次英语presentation。当然,也要看机缘了,有机会的话还是要争取一下。

    想起一个俗套的结尾,但是感觉还是挺贴切的:不念过往,不惧将来,把握现在。加油!

                                                                2019年1月25日于东润花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17406-1159083.html

上一篇:“不了了之”的宿命
下一篇:“顶天立地”做科研
收藏 IP: 36.102.236.*| 热度|

3 彭真明 范振英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