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日参加项目评审,见到一位老师,聊起创新的问题。他告诉我一个观察让我沉思了很久:
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
近日mail交互,我们实验室在美国的进修老师谈到美国一些大学的创新,以及与很多很多留学学者的交流,最终回到一个答案就是我国与国外的创新环境与体制的差异性太大了,这导致了很多美国可以实现的创新在中国是做不到的。
我们从80年代放开国门之后,大量的新技术新思想引入。我们的工业界所作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购买、复制与制造、学术界作的工作主要也就是理解、消化与传播。不得不承认,这是主流的现象。
我们从需求到学术之间没有形成很完善的闭环体系,更不要说是加速这种闭环体系的流动速度,形成完好的生态环境了。在中国,创新得不到保护,是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复制是更需要进行保护的。高速复制、高速传播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创新的成本太高,涉及需求体系的变革。需求体系变革最终可以追溯到的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追求完美。而我们在文革期间,民族文化的部分有很多的损失,很多好的价值观在那样一个历史过程中受到了伤害。
也就是说,创新其实是一个体系的变革。它需要依托一个土壤来发展,如果没有环境,创新的精神很难健康成长。
能否在身边建设自己的创新土壤呢?这是一个命题。也许这样的原子化的实践,将使得中国能够康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