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ar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art

博文

大自然的内在规律不应只用自然科学来认知,而且也要用艺术来认知

已有 3640 次阅读 2016-9-7 11:2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往下看,这张图是什么?



是不是有点像繁复精美的吊灯?比如下面这一盏?


摩纳哥海洋学博物馆中的玻璃枝形吊灯


第二张图确实是吊灯,但它的设计灵感正源自第一张图——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1834—1919)绘制的圆盘水母。



圆盘水母

海克尔是一位活跃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一个动物学家,海克尔早期主要研究海洋原生物(如放射虫)、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如水母、管水母)、棘皮动物等,其工作领域包括了形态学、分类学及胚胎学。



恩斯特·海克尔(1834-1919)


1854年,海克尔在导师缪勒的带领下,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大海,也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海洋生物。20岁的海克尔第一次看到冠状水母、艾琳水母、金黄水母和霞水母时,无比兴奋。就在这次奇异之旅后不久,在一篇以水母为研究对象的长达672页的论文中,他充满激情地绘制了40幅绚丽多彩的水母插图。


花水母

刚水母


除了海洋生物,海克尔引人关注的另一项系统研究,是以英国挑战者号沉船上的放射虫为主题。他对这些普通人难得一见的奇异生物做了极高评价。他笔下那些美丽的放射虫绘画让人震惊,它们形态多变,让人眼花缭乱;外壳非常精致,周身有很多小孔,外表裹着一层起保护作用的骨针。


由于活的放射虫的身体处于封闭的胶状细胞中,其胶状细胞非常脆弱,身体很难保存,所以要精准描绘放射虫这种生物非常困难,但海克尔却做到了。


纤毛虫


在海克尔看来,自然界里的一切都是对称的。实际上,他的著作中汇集了大量对称的生物形态,各种各样,尤如繁星一般,令人大开眼界。


那么,海克尔对生物对称性不遗余力的研究,仅仅是在介绍一个个古老的物种吗?仅仅是在向大众普及有关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的知识吗?


囊水母



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海克尔在书中描绘的每种生物形态,将生物对称性诠释得如此清楚,都是用来支撑他的进化观点的。画中的每一种生物形态都是在为这种理论建立论据,阐明他对大自然的理解。

这些精致的绘画并不仅仅只反映了绘画本身的内容,更揭示了大自然的进化规律。的确,对于海克尔来说,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是获取有关大自然的知识最正确的途径之一。


硬水母

栉水母



海克尔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青年时代他甚至想过要当一名风景画家。最终,在美丽的生物的引导下,他迈入了通往科学界的大门,而艺术探索一直伴随他终身——他试图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对大自然进行整体理解。


安娜赛丝霞水母(Desmonema annasethe)被公认为是《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中最美的生物,这种水母生活在南美洲的岸边,其花状的顶盖下连接着一堆细长的触须。海克尔对其情有独钟,画了一遍又一遍才最终完稿。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花”,非常像海葵,但是比海葵的结构更加精致。在这朵“花”的下部是一个被天鹅绒质感的两个橙色“阀门”覆盖着的褶皱丝绸状的物体。富有新艺术感的橙黄色蔓藤花纹覆盖着它的全身,在水中随着凝胶状的身体飘舞。这些蔓藤状的覆盖物一圈一圈缠在它身上,使得水母的身体看起来更加轻薄透明,也更加绚烂多姿。


安娜赛丝霞水母


1899年,海克尔从自己绘制的众多生物绘画中挑选了100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为10个分册出版,每个分册10幅图,这就是《自然界的艺术形态》。1904年,海克尔将10个分册合在一起出版了一个合集。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的西方科学界和艺术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海克尔的创作激励了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巴黎建筑师雷内·比奈(René Binet)以放射虫为灵感,设计了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宏伟的入口大门。并且,他的《装饰概要》(Esquisses dé coratives)一书中,也有许多源于海克尔的灵感。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入口大门


海克尔认为,大自然的内在规律不应只用自然科学来认知,而且也要用艺术来认知。大自然是天然的美学家,美也不过是对大自然本质的反映。大自然不断丰富着美的定义和我们对它的认知,同时也不断地发展着自身。在海克尔看来,大自然即是美。



《自然界的艺术形态》

作者:[德]恩斯特·海克尔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99505-1001395.html

上一篇:轻松应对国际学术会议的11个诀窍
下一篇:哈勃——一如既往的辉煌
收藏 IP: 223.72.91.*| 热度|

3 陈楷翰 陈静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