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胜研究小组 (Cui's group)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PBCS Cui's group

博文

冠状病毒Spike蛋白简介 - 钱朝晖

已有 20300 次阅读 2015-6-13 10:23 |个人分类:病毒入侵机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结构生物学, 冠状病毒, S蛋白, 宿主受体, 病毒入侵

冠状病毒Spike蛋白简介  -  钱朝晖



冠状病毒的S蛋白(spike)组合成一个三聚体,约含有1300个氨基酸,属于第一类膜融合蛋白(Class I viral fusion protein),同类的病毒膜融合蛋白还包括HIV的Env蛋白,流感的HA蛋白,以及埃博拉病毒的Gp蛋白等。 S蛋白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特异性,也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同时也是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

与其它第一类病毒膜融合蛋白类似,S蛋白含有两个亚基(subunit), S1和S2。S1主要包含有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负责识别细胞的受体。S2含有膜融合过程所需的基本元件,包括一个内在的膜融合肽(fusion peptide), 两个7肽重复序列(heptad repeat, HR),一个富含芳香族氨基酸的膜临近区域(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 MPER),以及跨膜区(transmembrane,TM)。S1蛋白可进一步分成两个区域(domain), 即N-端区域 (N-terminal domain, NTD)和C-端区域(C-terminal domain, CTD),其中NTD的构象与galectin蛋白非常相似。大部分的冠状病毒S蛋白的RBD都位于CTD,例如SARS病毒和中东呼吸道综合症病毒(Middle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等等。只有少部分b冠状病毒的RBD则位于NTD,例如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virus, MHV)。另外,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和人冠状病毒OC43的NTD能结合特异的糖分子(唾液酸等),它们也参与了冠状病毒的入侵过程。同一家族病毒包膜蛋白需要两个不同的区域识别宿主受体,并有效的介导病毒与细胞的膜融合过程。这是冠状病毒S蛋白跟其它一类病毒膜融合蛋白的一个重要区别之一。

   目前,已经发现的冠状病毒受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氨基肽酶N(animopeptidaseN, AP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I, ACE2),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peptidase 4, DPP4),以及CEACAM1(carcinoembryonic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其中,具有种属特异性的APN蛋白是人冠状病毒229E,猫冠状病毒(FCoV),和猪冠状病毒TGEV的受体。人类ACE2是SARS病毒和NL63的受体。人类DPP4是MERS病毒的受体。小鼠CEACAM1是、蛋白的α亚型是MHV的受体。许多冠状病毒RBD与宿主受体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已经获得解析,主要包括:SARS-RBD-ACE2复合物, NL63-RBD-ACE2复合物,MERS-RBD-DPP4复合物,HKU4-RBD-DPP4复合物,和MHV-RBD-mCEACAM1α复合物晶体结构。


   关于冠状病毒S蛋白介导的膜融合过程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有许多科学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冠状病毒的S蛋白缺乏完整的三聚体结构信息;大多数冠状病毒的受体未知;S蛋白介导的细胞入侵途径不明;S介导的膜融合机制步骤尚不清晰等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84430-897663.html

上一篇:冠状病毒 钱朝晖
下一篇:抗肠道病毒药物设计和前景展望--“第二部分:靶向病毒衣壳”
收藏 IP: 221.123.19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