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请读者注意] 本人保留本文的全部著作权利。如果哪位读者使用本文所描述内容,请务必如实引用并明白注明本文出处。如果本人发现任何人擅自使用本文任何部分内容而不明白注明出处,恕本人在网上广泛公布侵权者姓名。敬请各位读者注意,谢谢!
“孙正义的智能” vs “鞋子的智能”: 认真回答“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智能?” 之前必须认清哪些基本问题?
程京德
首先申明一句,本文所言“人工智能”绝非所谓“机器智能”或者“机器的智能”,笔者从来都认为,后两者是概念混乱的说辞,不可当真。
去年年底,计算机围棋程序 AlphaGo 在网上与所有当今人类职业围棋高手对弈,连胜60局不失一局地横扫所有对手之后,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的说法再次热闹起来。
今年2月28日,日本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在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做基调讲演,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将在30年内超越人类。孙正义的一句“We will be less than our shoes”引爆了世界大报小报和各类网络媒体,一时间,到处都飞着“比我们人类还聪明的鞋子”。从而让笔者明白,哦,原来精明商人的广告是可以这么做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孙正义的这个讲话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缺少科学根据,完全不可相信。笔者在看到这个讲话的报道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作为已经世界知名的商人,孙正义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依靠贬低人类智能和误导世人来赚钱,光荣吗?
笔者认为,要科学地严谨地回答所谓“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智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在概念上、逻辑上、因果关系上把这个问题实质上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清楚,否则,提问者、回答者、赞成者、反对者都会有胡扯之嫌。如果我们连“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智能?”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何来30年内“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智能”?
2015年1月,由生命未来研究所牵头的关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开信发表后,笔者曾在2015年2月初针对由霍金和马斯克等人提出的“人工智能威胁人类论”写过一组三篇博客文章(“人工智能威胁人类论”(1)谁,到底说了些什么? (2)合理地定义“人工智能” (3)霍金、马斯克们的骇人听闻警告毫无科学根据)。
借 AlphaGo 的胜利和孙正义的世界级忽悠问世之机,作为对上述三篇文章的补充,本文列举下面三组基本问题。如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某些人连下面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有认识清楚就说什么“人工智能能够超越人类智能”,那么可以认为他们是在胡扯了;若是某人连下面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有认识清楚就提出一个所谓的“具体超越时间”,那倒是的确“还没有鞋子的智商高”了。
第一组基本问题:何谓“人类智能”?
人类智能一定具体地包含哪些能力?
人类智能一定不包含哪些能力?
人类智能可以包含或者也可以不包含哪些能力?
人类智能和动物智能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具体人类个体在其生涯中不同阶段在智能上的差异可以用什么指标来测定?
如何定性定量地定义一种或者几种统一的指标来测定一个具体人类个体在其生涯中不同阶段在智能上的差异?
如何具体地测定一个具体人类个体在其生涯中不同阶段在智能上的差异?
人类不同个体在智能上的差异可以用什么指标来测定?
如何定性定量地定义一种或者几种统一的指标来测定人类不同个体在智能上的差异?
如何具体地测定人类不同个体在智能上的差异?
第二组基本问题:何谓“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原始定义是什么?
如何科学地严谨地定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科学还是技术?
人工智能中的“人工”具体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一定具体地包含哪些由“人工”创造出的能力?
人工智能一定不包含哪些由“人工”创造出的能力?
人工智能可以包含或者也可以不包含哪些由“人工”创造出的能力?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其生存期中不同阶段在“人工智能”上的差异可以用什么指标来测定?
如何定性定量地定义一种或者几种统一的指标来测定一个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其生存期中不同阶段在“人工智能”上的差异?
如何具体地测定一个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其生存期中不同阶段在“人工智能”上的差异?
不同人工智能产品在“人工智能”上的差异可以用什么指标来测定?
如何定性定量地定义一种或者几种统一的指标来测定不同人工智能产品在“人工智能”上的差异?
如何具体测定不同人工智能产品在“人工智能”上的差异?
第三组基本问题:何谓“超越”?
是否能够定义一种或者几种统一的指标可以同时用来测定“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
如何定性定量地定义一种或者几种统一的指标可以同时用来测定“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具体是指在什么范围内(比如,全面?某些方面?或者某个关键方面?)的超越?
笔者欢迎赞成“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的评论者对本文提出基于科学概念的理性批评并将作答。
(2017年3月16日记)
人类出于某个目的而创造出的事物在某个方面超越创作者自身的能力豪不稀奇,历史上比比皆是,蒸汽机、加工机床、汽车、飞机、计算机等等。一方面,从哲学观点来看,创造者和被创造物应该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另一方面,从逻辑观点来看,把任何特称情形直接推广到全称情形并且不做任何验证就认可这样的推广,都是错误的。
(2017年3月25日补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