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拂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an15 拂去杂尘,干干净净

博文

千万别误会,叫某某乳的可不是都含奶哟!

已有 4850 次阅读 2016-1-11 07:2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牛奶, 表面活性剂, 乳液, 乳化剂, 大豆磷脂

作者:Doctor D

      乳=奶?大多数时候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可能“乳”的叫法比“奶”听起来更加“高大上”,一个书面化一个口语化吧。在英文中,也有不同的词来表示乳(Dairy)和奶(Milk)。中文博大精深,一个字的意思代表的意义也是丰富多样的,单就一个“乳”字就有不同的含义,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混淆,很多商家也借此误导消费者。今天我们一起掰扯掰扯“乳”。



含“乳”的可不一定跟奶有关系

    乳在中文意思里,除了指代奶,还表示其它几个意思:含奶的,奶味的,像奶的。含奶的,和奶味的通过字面意思就能理解。这两种称呼都跟吃的有关系,含奶的一般是乳饮料,配方里添加了一部分奶,比如酸酸乳,早餐奶,营养快线等。奶味的就是味道像奶,其实完全不含奶,比如一些奶茶和咖啡,里面添加的是奶精,而不是奶。这两种都还跟奶沾点边,比较好理解。而“像奶的”这种可就考验人们的想象力了。乳白色,想象一下这颜色,除了颜色跟奶类似,实在跟奶没有毛线关系。


乳化作用造就奶状液体

     事实上,乳白色也可能跟奶没关系,很多不是奶的东西也是这个色儿。脂肪和水在一起形成的乳浊液跟奶的颜色一样一样的,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乳化(Emulsification)。(脑补一下: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表面活性剂能够发挥乳化作用,也被称为乳化剂(Emulsifier)。只要有了乳化剂,就能把油和水变成“人造奶”,有很多农药(名称多为**乳油)就是这种奶白色。



牛奶豆浆中含有天然乳化剂

    奶的白色也是由于其中的脂肪和水发生乳化作用后形成的,只是这种乳化作用是天然发生的,其中的乳化剂也是天然存在的。豆浆能够呈现奶一样的颜色和状态也是发生了乳化作用,这是人们利用了大豆中自然存在的乳化剂:大豆磷脂或大豆卵磷脂等。由于大豆磷脂的存在,人们在制作豆浆时只需要加上水,在大豆磷脂的作用下,大豆中的脂肪就能和水亲密接触,形成油和水的混合物--奶白色的豆浆。目前,食品生产行业最常用的天然乳化剂就是大豆磷脂,卵磷脂等(喜欢吃巧克力的可以看看巧克力的配料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工合成的乳化剂,如一些甘油单甘油酯类,另外,我们常见的肥皂,洗衣粉等都属于乳化剂。



叫“乳液”的不一定有奶的作用

    乳化剂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在食品中的应用,乳状液是化妆品中最广泛的剂型。化妆品中的某某乳,其实跟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个“乳”是乳化的意思。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含奶的感觉,奶又被人们认为是营养,健康,白嫩的代名词,于是就有人以为用了这个某某乳也会有相同的作用。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作为消费者,我们除了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之外,还有非常简单的一种方法可以防止被商家给忽悠了。现在,我把这个方法免费送给大家,一共四个字:看配料表!无论是食品还是化妆品,只有你仔细阅读配料表就一切全明白了,无论商家怎么宣传,配料表还是要乖乖写清楚的(话说这里是国家管控的内容)。

       话说要完全看懂配料表也不容易,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不过没关系,后续会有专门介绍配料表中各种东西的科普分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00-949536.html

上一篇:还坐着不动?动一动肠菌更健康!
下一篇:随机对照三盲试验表明:益生菌有助于减少不良情绪
收藏 IP: 114.111.166.*| 热度|

3 武夷山 刘光波 张阳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