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点缠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nthon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博文

创造力、激励机制与用脚投票

已有 5285 次阅读 2012-12-15 11:36 |个人分类:科教评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创造力, 激励机制

陈筝姑娘自从做了新嫁娘以后很少出山,不过这回一出山即被戴红花。这回讨论的是创造力与激励机制,结论是,激励越大,创造力的发挥越不明显,而且说是有很多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我看见这个博客的第一印象是,千万不能让我们公司头儿看见这个。话说我们公司的科研人员,目前来讲是没有所谓激励机制的,也就是说,你做了发明,OK,这是你应该做的,继续回去干活吧。据说有人正在跟公司争取,说能不能引入点儿激励机制,估计如果我们头儿要是懂中文,一定会拿着这篇博文给大家看的。。。

实验的结果看起来没错,但是结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呢?我们看到,文中所述实验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被试人群是个封闭体系,但是真正的科研机构,并不是封闭体系啊。如果没有激励,那会怎么样呢?这就回到我前一篇博文里面说的,《用脚投票》,人们自然会自发的去寻找其他的机会,不是么?

陈姑娘的博文里面,做了一个对照试验,两组随机人群,都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其中一组有激励机制,另一组没有激励机制,那么试验结果是,没有激励机制的那组,解决问题的平均时间反而快一些。如果假定两组人群的平均创造力相当(随机人群嘛),那么是很容易得到本文第一段的结论的。

但是,如果让我来设计实验,会怎么做呢?
我找来一群人,比如说,让他们自由报名分成两组,两组解决同一个问题。A组没有激励机制,实验结束之后作为感谢,每人发给20元感谢费。B组有激励机制,比如说,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的人有100元奖金(当然要是个合理的时间),如果不能解决则没有报酬。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可以想见,自以为创造力比较强的人会选择B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激励机制的B组,解决问题比A组来讲会快还是慢呢?

那么我如果再做一个实验,实验内容基本同上,只不过把A组的感谢费提高到80元,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如果真的做了这个实验,有了结果,也许可以更好的理解“逃离科研”的困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1-642873.html

上一篇:用脚投票
下一篇:叫板老看客,再谈程序正义
收藏 IP: 71.172.108.*| 热度|

9 李学宽 李宇斌 张雪峰 陈筝 迟菲 曹聪 李孔斋 zzjtcm xiaxiaoxue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