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点缠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nthon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博文

说说文献的引用 精选

已有 15948 次阅读 2011-5-17 07:09 |个人分类:科教评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文献, 引用

正在按照导师的评语,对我的毕业论文做最后一稿的修订。其中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导师提了两个意见。一个是我提到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时候,讲载体的酸碱性会影响金属的电子密度,这一现象最早是由Michel Boudart发现的,引用了Boudart在80年代的综述文章,导师评论道:可否引用原始文献?于是去网上查找文献,最后追溯到原始文献是由Boudart在第五届世界催化大会会议论文集里面发表的一篇文章,于是去图书馆,找出近半个世纪以前的论文集,把文章通读了一遍,然后加以引用。导师的第二个意见,是在我讲到水相重整反应的时候,提到这一反应是2002年由James Dumesic实验室首先开始做的,导师的评论是,能否再查查文献?很可能之前有人偶然做过这一反应,但是没有把它叫做“水相重整”?能否用多种关键词仔细搜索一下?于是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搜索各种可能的关键词,最后给了导师一个满意的答复:确实没发现有人做过。

科学网上这两天重发对远新发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远新的很多博文,过多的引用第三手第四手的文献,而文献经过了多次传递之后,很多时候意思已经完全变了。从留言中看,YC姐也颇有同感。要写严肃的科普文章,就要尽量引用一手文献,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引用比较有信用度的二手文献,再多手的文献,实在是不靠谱。所以说优秀的科普作家难当,光是文献阅读这一项,就能淘汰多少人啊。。。

不光是科普文章,就算是学术论文,也有这种现象。最近审稿,发现很多文章,并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参考文献。比如日前审一篇介孔材料的文章,文章引言里面提到,介孔材料在催化、分离、药物输送等多个领域有重要作用,并在这句话后面引用了四五篇文献,但是当我检索这几篇文献的时候,却发现这四五篇文献,没有一篇是关于介孔材料在分离中的应用的。。。更有甚者,还曾经审过一篇文章,发现作者直接从某篇文献里面借用了一个观点,正好这个观点对我自己的科研也很有用,于是把这篇某文献下载了仔细研读。但是很不幸,反复读了多遍,没有发现这一观点,于是,这篇被我审的文章只好杯具了。。。

在平时阅读学术论文的时候,也时常有时候看到一些很关键的地方提供了参考文献,于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按图索骥,找到相应的参考文献。如果文献引用恰当,那么又系统的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自己就会很开心。如果文献引用不恰当,并不能支持作者文中的观点,就会很恼火:又浪费时间了啊。

在这些情况下,不知道这些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是这种对待参考文献的态度,是不恰当的。凡是我自己执笔写的学术论文,引用的文献从20余篇到60余篇不等,我都一一读过。我自己的博士论文,引用文献400余篇,除一篇法文文献只读过翻译的英文摘要之外,其他文献至少都速读过全文,其中精读过的在200篇以上。在对待文献的态度上,我问心无愧。希望我引用的文献,能够起到给读者进一步学习提供教材的作用。我想,这或许应是参考文献应有的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1-444936.html

上一篇:这不是歪风邪气——与重发兄商榷
下一篇:请教文双春老师、朱清时先生:我该不该回国?
收藏 IP: 130.132.177.*| 热度|

35 许培扬 丛远新 吕喆 王桂颖 赵明 张天翼 肖重发 刘全生 何学锋 王守业 陈辉 黄晓磊 谢鑫 张玉秀 武夷山 曹贺贺 林涛 黄锦芳 王启云 张燕梅 孙学军 刘晓峰 程丝 汤富兵 戴力扬 金凯 刘立 刘洋 伍松林 李富强 xuqingzheng niumowang55 xiaxiaoxue86 daoge92 lindajia

发表评论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