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这是九年前我担任学院院长时的一次发言,挖掘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些反思。在高校管理中,热衷于学科分类、绩效工资、考核评价,造成资源和荣誉分配不公,同时却忽视大学核心价值和成果产出条件,不能不说是值得深思的。通过反思,说不定能够发现我们究竟输在了哪里。)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上午好。
想借今天这个机会说一下过去十年院系行政班子和我本人所做的努力,以及我们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理由。凡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年这个时候我将不再需要做这样的述职汇报,所以这也是我的工作告一段落之际的一次发言机会,请允许我从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一下我院的任务和发展前景。十年前,我在当时的城市与资源学系的全体人员会议上着重谈了三件事: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教学工作、学院与学科建设。其动机是基于大学核心核心价值和当时我们单位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大学有三点核心价值,一是学术自由,二是科学信仰和追求,三是教育和人才培养。大学是人类产生新知识、引领社会进步的示范性场所,而学术自由是产出高水平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学术自由的含义是,大学教师不会由于选择研究方向、发表学术观点、在学术问题上与行政命令发生冲突而招致任何行政处罚。大学教师要能够发现现有知识的局限性,并且具备科学的质疑精神,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所以权威压制和强行命令是行不通的。长官意志、要求学者服从领导意图,是阻碍学术自由的例子。
但是另一方面,大学教师还要有科学信仰,否则,只讲自由,不讲学术品味,一大群人盲目赶路,不知往何处去,是危险的。学术自由是产生科研成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是由学术团体本身的脆弱性质所决定的。学术团体内部如果有人要刻意损害,学术团体自身并无强大的防御能力,很快会面临崩溃。从外部进行干预,有可能暂时阻止破坏,但对于学术团体的伤害可能不会减轻。避免这种局面的唯一条件是学术团体内部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坚强的科学信仰。
最后一点,发展学术的落脚点是学生培养。如果大学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么教师们的一切努力都已无以为继,社会也难以从大学那里获益。要想培养好学生,大学教师必须在努力学习、积极钻研上以身作则,在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年轻研究者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其中最好的教材莫过于基础研究的优秀成果了。因此,大学教师切不可变得老于世故和油滑,不可投机取巧,不可不择手段追逐名利,否则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这是阻碍我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上述几个方面,我院不仅与世界水平相比,就是与国内C9高校中的先进者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十年前,我们的基础研究项目和成果较少,教师中获得国家人才计划资助的人员比例明显偏小,而学生的学习和毕业后的生涯也很不乐观。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扭转上述被动局面上,要求班子成员们在做好学校布置的日常工作的同时,以牺牲掉个人利益换来学院发展,在保障学术自由、重塑学术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上多做贡献。在这里,我要感谢党政班子的许多成员,包括张兆干、吴小根、张京祥、朱喜钢、付重林、芮富宏、李满春、鹿化煜、王腊春、黄贤金、柯长青、杨得志、张立峰等先后共过事的同事。我们之间也有分歧,但经过讨论,都能保持团结,顾全大局,在重要事项上取得共识,共同推进学院的重点工作。
十年时间看下来,努力的方向是对的,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认为,依法治系或依法治院是保障学术自由的前提。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快速推进中,人治的行为还比较普遍,也就是一把手以行政命令方式行事,往往不顾必要的科学论证。大学中妨碍学术自由的东西很多,如管理体制中的学科分类、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等,学校和院系内部则有资源和荣誉的不公正分配。大学教师在各种命令下不堪重负。这些都需要改变,我在国家教育科技管理层面上提出了不少建议,动机也在于此。在学院内部,我是力主以制度而不是以命令来规范行为的,并且要求管理部门要把师生服务放在第一位,避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这样做,短时间看会降低效率,但长远地的看,养成依法治院的习惯,人人都知道该说什么、可做什么,反而能提高效率。另外,去掉人治也能净化环境,使吹牛拍马、搬弄是非、人浮于事等现象失去市场,这样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办正事。
我们多年来着力推进基础研究,提出要把科研项目争取的重点放到纵向渠道上,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并且要极大地增加成果产出,尤其是SCI刊物论文的发表。关于SCI论文,有不少误解,以为重视SCI就是忽略其他科研成果。对此,我们认为SCI论文看成基础研究活跃程度的一个标志,也是产出高水平成果的必要条件。由于我院长期以来在这个方面比较薄弱,因此要在现阶段强调,到了学术追求成为我们自觉行动的那一天,就无需刻意强调了。目前,我院的科研经费在增加了数倍的同时,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纵向经费的比例已经超过50%。SCI论文的数量逐步上升,已达到每年百篇量级。这些变化为我院今后服务国家发展、完成大学使命打下了基础。
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高度重视本科生的培养,抓紧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就我个人而言,对本科工作室投入很大的,与主管的副院长一起申报了国家基金委资助理科人才基地的各种项目,积极组织和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坚持每年承担本科课程(包括《海洋科学导论》和《海洋与人类社会》)。从教育部组织的调查结果中可得知,我国研究性大学的一个不良现状就是对本科教学投入的不足,这导致了本科生对大学教师的负面评价。在我院,优秀的学生每年源源不断地进来,如果不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这会是我们多大的失职。现在,我院对本科教育的重视有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在国内举办的各种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如海洋知识竞赛的特等奖),不少本科生在SCI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在此,我要感谢许多为本科教育付出心血的年轻教师。
十多年前我刚到南大时,就感到我们的研究生工作存在着不小的问题。针对具体情况,我从2004年起每年都给新入学研究生做关于科学诚信的讲座,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不端行为。此外,为了帮助他们提高研究能力,学院组织多种活动,包括关于科学研究的各类讲座,并在发表SCI论文方面提供了帮助。目前,虽然我院研究生的科研主力军作用还没完全发挥出来,但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大部分研究生具备了发表SCI论文的能力。
在年轻人才培养上,教师队伍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两个重要的条件。我们深知这两点正是我院的重点工作所在。我们进行了青年教师培训、讲座等活动,并促进了学校建立专职科技队伍的工作,引进了多名杰青获得者,并以985工程经费保证他们的学术发展。他们的到来,扩大了我院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显示度,对原有队伍带来冲击,正面鼓励学术竞争。我们还引进了外籍教师,建立中德地球科学中心,与国外多所大学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在此过程中,我院教师结构有了较好的调整,为今后我院的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我们的工作,包括我个人的院系管理工作,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还需要继续努力。首先,学院要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温暖之家。但目前这个温暖程度还明显不够,我们尚未能够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激发出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从工作条件、工资收入等方面保障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员。对年轻教师提供的帮助还不够多,提携不够有力。
其次,我们的研究水平、成果品味还不够高,总体上还处于麦当劳快餐的阶段。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其表现是人均SCI论文产出量大,不时有令人惊奇和赞叹的新成果涌现。要想品位高,麦当劳只能偶尔为之,需要淮扬菜中的精品,还要有法式意大利式大餐。显然,我们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最后,我们的年轻人才培养也很不够。一些年轻教师听任生命流失,而不再有完成一项重要工作的冲动。研究生们攻克重要科学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学术竞争力的国际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只有对院系管理成效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工作。
在过去十年的工作中,我个人有一些关于学院发展的认识,现在说出来供大家参考。首先,如果方向对头,我们可以通过长期积累,最终到达一个高水平。过去,我们的许多优势研究领域都放松甚至丢失了,在荒芜的土地上耕种,怎么可能有丰厚的收成?急功近利是不能奏效的,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在我们确定的方向上进行扎实而长期的研究工作,逐步回归到学术研究的良好状态。国外有一个现象,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老师也往往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一系列的诺贝尔奖可能构成一个领域的巨大进步。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朝着学术自由、科学信仰和人才培养的方向走下去,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能看到实效。
其次,学院管理层对于全体人员所能做出的贡献要有信心。科学中的大成果是超越诺贝尔奖的,而普通科学家的贡献往往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例如,自从牛顿提出平衡潮理论,人们工作了300年,终于在20世纪后期完整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其中没有一人得到诺贝尔奖,但这一成果地重要性明显是在单一诺奖之上的。相对论是另一个例子,爱因斯坦初步提出之后有许多人在此领域工作,这一理论的影响也在任何单一诺奖之上。按照美国科学社会学教授默顿的说法,科学中小科学家的贡献实际上占到总量的大部分。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要有信心,团结合作,今后必定可以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有了这个基础,未来在我们之中产生大科学家也是很有可能的。
(高抒2014年1月16日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全体人员大会上的发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