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c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xc123

博文

论文水深深几许?

已有 2981 次阅读 2015-4-4 17:21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下文粉红色部分摘自图谋老师博文。

 

43篇论文被撤回事件”与其说是学术不端,不如说是对职称晋升制度的嘲讽。每年评职称有多少人焦头烂额?又有几人能将红尘看破?职称难大概和买房差不多吧。每位投稿人在小有名气之前的投稿路无疑都充满坎坷艰辛。(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中国人情状况的完美概括。)

 

一稿多投应该可以理解。因为某些刊确实是以蜗牛的速度在审稿,审稿人的时间宝贵。难道作者的时间不宝贵吗?模板式、东挪西抄、一稿多发等劣性学术风气不必多说。

 

众编辑比较偏爱实证性论文,然而谁考虑过那些难控制性因素的影响?(如,被调查者是否认真填写问卷?是否合适?数据是否被有效利用?是否存在瞎编数据等。曾有不靠谱的数据见刊)

 

学子苦痛几人懂(三难)图谋老师:《一段颇为曲折的投稿经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49860.html

连图谋老师学术成果如此卓著的牛人都有如此遭遇,像我这种下三滥水平的学生发核刊之难度可见一斑。

 

论文的录用到底靠什么?名气?关系?内容质量?

图谋老师:《输在人际关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8190.html

职称评审中被率先秒杀,给我的启示是:职称评审三要素为学术成果、工作业绩、人际关系,其中人际关系属重中之重。吾辈显然是后知后觉,图样图森破之辈,按下不表。)

 

1.牛人。毫无疑问,名气越大越易被录用。(某双月刊某期共载文24篇,其中6第一作者是编委成员,第二作者是其学生,如今,我也真是羡慕那些导师是期刊编辑的学生。有娘的孩子有奶吃啊,没娘的孩子只能喝“三鹿”。或许可以说期刊某种程度上是编委成员自家办的吧)。

2.馆、师。另外,公馆、校馆的众多同行也对学子们的投稿形成挤兑性竞争。他们工作多年,经验自然不会少,又有众多人脉。相比之下,学生娃们的境地可谓艰险之至。

3.学子间。学子间的挤兑性竞争。招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大概在40家以上(个别院校专业名字有差别,但发论文估计还是少不了的),以我校为例,本届学硕4人,(下届3人),专硕15人(图情),专硕不要求发论文。学子队伍也是一支不小的论文产出队伍。我们图情领域(G25)类有19种核心期刊,其中有18种被CSSCI收录。

 

 

版面费与稿费之说:图谋老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35247.html

个人认为,该方面与国外(或过去)相比,非常可悲

 

去年十月中旬到校,然后开始着手小论文的写作,寒假回家前先后投了5家,不过都先后被拒,其中一家至今依然没有消息。开学后,抓紧时间写第二篇。个人感觉比第一篇好很多,其中很多概念、观点都是自己根据学习经历总结而来,至于科学合理与否,那是另一回事。大概27日投出去,29日晚上10点多收到退稿通知(格式问题),30日下午刘老师帮我重投,3日下午收到退稿通知。那半个下午,心情可谓极糟,立马上火嘴唇内侧疼(不是溃疡),喉咙痛。虽然未被录用,但还是非常感谢刘老师的帮助与支持。

 

祝全天下好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万岁,万岁,万万岁!!!

30日下午,初用某刊系统,可能由于浏览器不支持等缘故,特别难用。我就在群里发牢骚求助,同时也有不少老师附和着并提出个别建议。刘副主编示意可以帮我投稿,当然我又厚着脸皮向老师求要修改建议,当然刘老师爽快地给予回应。

 

今上午到校馆查阅期刊,魏老师正在将过刊下架,我就直接询问图书馆类期刊的位置,正好就在魏老师整刊处。某老师推小车来拉过刊,见我在看,就留下一小车说让我先看吧。还深切地告诉我,过刊都在对面,可以去看,如果找不到的话可以让魏老师带你过去。随后我就在刊库书架间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某学报,当然还是找魏老师,直接将我领到某学报处(往返约200米吧),心里暖暖的,这服务水平和态度可谓一流。图书馆人大多都是这样的随和,平易近人吧。我很喜欢随和、平易近人的老师。

 

在过刊库小转的时候留意了一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男女比例32:9(也许男生都去找女朋友过清明节了吧,不过平时男生的学习热情也高不到哪去),汗颜!!

图谋老师——《安心于心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24570.html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申报总数为28186项,申报者具有博士学位19591人(占65%),申报者具有高级职称20956人(74.3%)。2014年“985211高校以外的地方普通高校共申报13860项,其中9302人为博士,占67%;入围2885项,其中博士2216项,占76.8%;立项1839项,其中博士1422项,占77.3%。另外还有417项负责人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是几乎都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中教授298人,副教授116人,中级职称仅3人。

曾留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几乎每月均有“终止x项存在学术不规范问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通报”,最终成果均存在较多学术不规范问题”,结局是项目被终止,“预留经费不予拨付,已拨剩余经费按原渠道退回”。我留意了一下,20131213日至201472日累计有21项。项目承担者,原本均算是有关领域“佼佼者”,如此结局某种意义上是“被结果”了。

 

下文摘自评论

1.王云才:这个三无人员,我跟你一般无二的像,只是我2006年入行。贤弟(恕冒犯)还未看出个别行业的“特权”吧。可听说过关于“课题”的一种说法:课题者,基金会招标之时早已知道那结果怎样,只不过看你顺不顺眼,顺眼了给你做做而已。“课题”如此,学位、学历更是有办法让你得不到,“从我,予汝富贵.....说多了,不当处,见谅!

 

博主回复(2014-9-4 08:34):谢谢王老师!您的评论有助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有助于知己知彼,有益于“安心与心安”。

 

2.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立项3818课题,“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这个学科组共立项131(其中重点项目9项),约占总数的3.4%。学科组共有26。总体看来,那个“成绩”算是不错的。此外,近年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也陆续有获得立项的。因此,个人认为跟专业关系不是很大,更多的是个人水平问题。

 

3.能力不足者,确实不要去做课题。

博主回复(2014-9-3 17:50):只是“能力”的内涵太丰富了。“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能力”是给它点阳光它就灿烂的,甚至给它一个支点真能把地球撬起的。我还联想起2008年奥巴马职演说“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连续几段都“Yes we can”结尾,对于课题很多人都可以说“Yes we can”,而且很多人(包括实际承担者与未能获得承担机会者)确实是“Yes we do”。或许上述情形正是部分“壮志未酬”学人难能“安心与心安”缘由之一。

延读

 

1.《做什么都讲学历有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7324.html

 

2.《杀人不见血的职称评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6503.html

 

3.《无可奈何职称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5976.html

 

4.《百味杂陈的申报运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3296.html

 

5.《论文情结》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78007.html

 

《科研心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72822.html

 

6.《科研味道有点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69426.html

 

《职称的四步舞曲》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52131.html

 

《课题迷,迷课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91650.html

 

《职称乱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86294.html

7.《江苏某高校2013年高级职称评审概况》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84766.html

 

8.《职称,职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8464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80171-879819.html

上一篇:我的告白,回忆一些人
下一篇:一个背包走西南(7.24-8.25)
收藏 IP: 218.26.34.*| 热度|

5 檀成龙 焦飞 赵美娣 蔡小宁 gouf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