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瓜多尔发生7.5级强震:关注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杨学祥,杨冬红
一、厄瓜多尔强震和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有关吗?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7日07时58分在厄瓜多尔(北纬0.35度,西经79.95度)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6/04/17/29855330_2.html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北纬32.75度,东经130.80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6-04/8811708.html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15日早上发生6.5级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瓦努阿图地震前几个小时,日本南部九州熊本县也发生了6.5级地震。
http://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160415-605571
厄瓜多尔强震和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有关吗?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导致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前后, 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40厘米, 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13厘米. 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加强了强潮汐对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图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杨学祥等,2004)
如图1a所示, 当潮汐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 西太平洋地壳下降,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 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 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 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 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 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 岩浆和热气喷出, 形成海底火山, 科里奥利力使断裂引张有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如图1b所示, 当潮汐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时, 东太平洋地壳下降, 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 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 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 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 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 岩浆喷出, 形成陆地火山, 科里奥利力使断裂挤压不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1058.html
赤道信风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 冷水集中在赤道东太平洋, 温差为3~9℃,高差为40~60厘米.当厄尔尼诺到来时, 情况发生逆转. 由于地壳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 东西太平洋地壳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交替中至少分别升降13~20厘米,引发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 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具有东西太平洋地壳反向升降的特点, 与潮汐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完全相同. 季风也会增强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日本、瓦努阿图群岛和厄瓜多尔分别处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形成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激发了强震活动。
三、多次强震与12-14日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B:4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1714度。4月1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我们在2016年4月8日指出,最近,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发生:当地时间4月4日,智利圣地亚哥以南约800公里处的维利亚里卡(Villarrica)火山喷发,红色火焰冲向夜空。中新网4月6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勘察加半岛火山爆发反应小组(KVERT)表示,克柳切夫火山开始在勘察加喷发。当地时间2016年4月7日,印尼卡罗,印尼锡纳朋火山再喷发,黑烟滚滚堪比末日。
4月1-7日,在日本、新几内亚、美国阿拉斯加、瓦努阿图群岛发生6次6级以上地震。地震火山敲响重大灾害警钟。
瓦努阿图在2016年4月3日、6日和7日连发三次6级以上地震:关注2016年4月12-14日潮汐组合。地震与潮汐组合的准确吻合表明地球相关地区地震能量积累达到爆发程度,是强震发生的重要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8601.html
4月10-16日全球发生6级以上地震7次,7级以上地震3次。
四、关注4月12-14日潮汐组合激发更大地震
2015-2018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769.html
危险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中强地震全报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462.html
2015年发生了仅次于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2016年3-6月强潮汐时期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特别关注: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5459.html
所以,除了日本、俄罗斯、中国,我们应该对美国和智利给予更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8335.html
2016-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厄瓜多尔地处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地震多发区,17日厄瓜多尔7.5级强震敲响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地震带地震活跃的警钟。
厄瓜多尔也地处赤道,地震在17日发生与19-22日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C:4月22日为日月大潮,4月1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4月22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关注19-22日潮汐组合。
关注更大地震的发生。
附件:地震与潮汐组合对比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7.5 2016-04-17 07:58:35 0.35 -79.95 10 厄瓜多尔
4.4 2016-04-16 18:55:45 22.53 121.93 8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6-04-16 18:17:15 27.68 101.87 12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
7.3 2016-04-1600:25:09 32.75 130.80 10 日本九州岛
3.0 2016-04-1517:55:41 31.30 117.72 8 安徽芜湖市无为县
6.1 2016-04-1505:50:26 -14.49 166.40 10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6-04-1423:03:47 32.70 130.84 20 日本九州岛
6.2 2016-04-1420:26:37 32.80 130.62 20 日本九州岛
6.0 2016-04-1420:16:58 -14.49 166.45 10 瓦努阿图群岛
3.0 2016-04-1412:09:34 40.33 73.53 10 吉尔吉斯斯坦
3.1 2016-04-1403:40:25 32.78 94.91 10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7.2 2016-04-1321:55:18 23.14 94.87 130 缅甸
3.0 2016-04-1308:37:52 42.04 89.06 9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3.4 2016-04-1222:41:51 27.51 86.06 8 尼泊尔
4.2 2016-04-1211:08:01 24.02 121.64 9 台湾花莲县
3.1 2016-04-1122:39:36 37.53 78.02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9 2016-04-1120:34:45 37.25 105.74 5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4.5 2016-04-1113:45:08 24.68 122.04 50 台湾宜兰县海域
3.0 2016-04-1108:41:54 37.47 78.21 2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7.1 2016-04-1018:28:58 36.56 71.31 200 阿富汗
3.0 2016-04-1003:15:41 37.73 77.88 2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0 塔吉克斯坦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10 塔吉克斯坦(更正)
3.0 2016-04-0912:37:51 37.35 76.53 33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2.8 2016-04-0909:26:46 27.74 108.15 26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
3.0 2016-04-0801:23:42 32.44 104.94 21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6-04-0722:25:26 27.62 118.83 7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
6.6 2016-04-0711:32:52 -13.82 166.68 30 瓦努阿图群岛
4.1 2016-04-0704:49:49 38.87 112.91 16 山西忻州市原平市
3.0 2016-04-0615:24:12 39.40 78.13 18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
6.8 2016-04-0614:58:50 -14.03 166.60 30 瓦努阿图群岛
3.3 2016-04-0419:05:29 39.13 73.36 8 塔吉克斯坦
3.0 2016-04-0402:42:27 32.08 104.47 10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
6.9 2016-04-0316:23:52 -14.20 166.80 30 瓦努阿图群岛
2.8 2016-04-0309:22:57 22.63 107.88 6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有感)
6.2 2016-04-0213:50:00 57.11 -157.91 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3.3 2016-04-0210:30:08 37.50 77.94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1 2016-04-0203:24:57 -3.39 144.94 10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
3.3 2016-04-0117:08:30 37.55 78.01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3 2016-04-0110:39:06 33.22 136.51 10 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
3.8 2016-03-3121:11:06 42.19 81.47 26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1 2016-03-3116:22:54 37.54 77.95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5 2016-03-3114:25:37 37.57 78.04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03-3020:26:39 27.71 85.75 7 尼泊尔
潮汐组合E:3月3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24016度。3月3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的发生。
2016年3-6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年4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6-2-19 09:53
杨学祥,杨冬红
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5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4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2016年4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2016年3-6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4月6日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0.0003度,4月7日为日月大潮,4月8日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潮汐组合B:4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1714度。4月1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潮汐组合C:4月22日为日月大潮,4月1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4月22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潮汐组合D:4月2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2259度。4月3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年3-6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