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南极半岛海冰准两年震荡
杨学祥
一、2013-2014年南极气温和海冰变化
2013年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47.4°C,温度的确很低。然而,自从科学家们于1957年在南极收集天气资料以来,这是一个创纪录的高度。
http://news.163.com/14/0801/05/A2HQNP4600014AEE.html
南北极海冰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科学家于今年9月份宣称,北极海冰量仍低于正常水平——已经持续数年的减少趋势还在继续,以至于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日益“捉襟见肘”。随后,研究又发现,在北极海冰不断融化的同时,南极海冰量却居高不下——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有卫星观测纪录以来,2014年南极周围海域的海冰覆盖面积再刷纪录。
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瓦特·梅尔认为,气候变化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地球的南北两极只是在以迥然相异的方式应对同一种全球性现象。
梅尔指出,总体而言全球的海冰量正在减少。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卫星观测数据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北极海冰在以年均208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与此同时,南极海冰却以年均7300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张”。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4/12/09/26152228.html
2014年12月3日,WMO在秘鲁利马和日内瓦同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上述声明。WMO副秘书长杰瑞·伦戈萨(JerryLengoasa)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出席了在利马的新闻发布会。WMO秘书长雅罗出席在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
根据声明,2014年1至10月,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气温比1961至1990平均气温(14℃)高0.57℃,比过去十年(2004-2013)平均气温高0.09℃。
WMO表示,如果11月和12月保持同样的趋势,2014年将超过2010、2005和1998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
声明对2014年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海洋热量、海平面及海冰、洪水、干旱、热带气旋、温室气体等情况进行了盘点。根据观测,今年1至10月,全球陆地平均气温比1961至1990年平均气温高0.86℃,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四或第五最热时期。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比1961至1990年高0.45℃,创下历史记录。今年9月17日,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小值的502万平方公里,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六最小值;9月22日南极海冰达到2011万平方公里,连续三年创下最大纪录。
http://wwwNaN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412/t20141204_268820.html
南极和高山冰川也出现暖化迹象。尽管科学界对于南极海冰增加与全球暖化的关联仍有辩论,但2013年南极海冰持续连二年出现史上新高,2013年9月最大值比1981-2010平均值多出5.2%。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测站(Amundsen-ScottSouthPolestation)也于年底测出了-47度C的温度新高纪录。另外,全球高山冰川量自1980年以来持续下降,依初步资料推断,2013年也不例外。
http://www.zhev.com.cn/news/show-1408877817.html
而在南极,主要由南极大陆崩解到洋面的海冰面积则连续第二年创新高,2013年10月1日达1950万平方公里,超出2012年的最高值0.7%。当年年底,南极还观测到自1957年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7/21/c_126776490.htm
凤凰科技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消息称今年南极洲的海冰结冰程度创了新的记录,相比科学家们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进行的海冰结冰程度长期卫星记录相比,今年的海冰覆盖了更多南部海洋。然而,南极洲这一上升趋势只相当于北冰洋海冰丢失程度的1/3。
最新的南极洲海冰记录反映了地球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这样表示。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高级科学家克莱尔·帕金森(ClaireParkinson)表示,海冰覆盖率的改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正如地球上某些区域的温度低于平均水平,即使现在地球不断变暖,南极洲海冰数量一直在上升并影响了整体海冰丢失的趋势。
“地球整体在不断变暖,海冰整体如预期一样不断减少,但和全球变暖现象一样,并非在每一个有海冰的区域海水结冰的趋势都在下降。”帕金森说道。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北极每年丢失了53900平方千米的冰;南极每年增加了18900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9月19日,自1979年以来南极洲的海冰结冰区域首次超过了2000万平方英里,根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这样显示。这一基准的结冰程度持续保持了几天。1981年至2010年间平均最大的结冰范围为1872万平方千米。
今年单日最大结冰量发生在9月20日,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在这一天海冰覆盖面积为2014万平方千米。今年五天平均最大结冰量发生在9月22日,海冰覆盖了2011万平方千米。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2014/10/qhbhyw/2209601.shtml
2014年9月最大值比1981-2010平均值多出7.5%。
二、南极半岛海冰准两年震荡与厄尔尼诺事件
图1 2013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面积减少导致拉尼娜事件变弱
图2 2014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面积创纪录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变弱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2011、2015、2018年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2013、2016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由于2010-2012年连续发生两次拉尼娜事件,2011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被推迟,2014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被遏制,2015年初两大事件处于两可之间,条件的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预测。
我在2015年1月9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1月25日-4月7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形成,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少,3月赤道太平洋海温最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冷,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展处于兩可之间。
2015年的两次日食(3月20日和9月13日)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请注意观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76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9859.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584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000.html
厄尔尼诺现象继续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042.html
南极海冰变化具有准两年周期,由此可以推测2015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要低于2014年9月的规模,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可为佐证的是,2013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很低,导致拉尼娜事件没有达到标准水平。2014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面积创纪录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变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222.html
2015年2月南极海冰达到最小值,但2014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影响还存在,厄尔尼诺现象只能减弱,没有增强的动力。3月20日和9月13日的日食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加上9月末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可能减弱,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届时要注意监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222.html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1/22/content_2849392.htm
http://gd.sina.com.cn/news/s/2015-01-22/0644148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表1 1999-2012年南极海冰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
年 份 | 9月的平均程度 (百万平方公里) | 2月平均范围 (百万平方公里) | 气象事件 | |
1979–2000 平均 | 18.7 | 2.9 |
|
|
1999/2000 | 19.0 | 2.8 |
| 拉尼娜 |
2000/2001 | 19.1 | 3.7 |
| 拉尼娜 |
2001/2002 | 18.4 | 2.9 |
| 厄尔尼诺 |
2002/2003 | 18.2 | 3.9 |
| 厄尔尼诺 |
2003/2004 | 18.6 | 3.6 |
|
|
2004/2005 | 19.1 | 2.9 |
|
|
2005/2006 | 19.1 | 2.7 |
| 厄尔尼诺 |
2006/2007 | 19.4 | 2.9 |
| 拉尼娜 |
2007/2008 | 19.3 | 3.9 |
| 拉尼娜 |
2008/2009 | 18.5 | 2.9 |
| 厄尔尼诺 |
2009/2010 | 19.2 | 3.2 |
| 拉尼娜 |
2010/2011 | 19.2 | 2.5 |
| 拉尼娜 |
2011/2012 | 18.9 | 3.5 |
| 拉尼娜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64c19e0101ihif.html
必须根据厄尔尼诺的发展情况做滚动气象灾害预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537.html
2015年洪水的预报需要重新考虑。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密切监测南极半岛海冰变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