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要到今冬末或明年初才能显现
杨学祥
据国家气象局监测,全国7月才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状态要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才或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而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有一段时间上的滞后,可以肯定地说,今夏重庆市高温天气并不受厄尔尼诺的影响。重庆市气象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预测,此次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要到今冬末或明年初才能显现。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7152.html
我在5月23日指出,今年极端天气并非厄尔尼诺惹的祸。
2014年开始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暴雪、龙卷风、暴雨、强震、高温、低温冻害、中国雾霾等灾害频繁发生,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尚未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颠倒了因果关系,忽视了真正的灾害元凶。我认为,全球灾害频发的原因在于2014至2016年正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8825.html
相关报道:
我市今夏不受厄尔尼诺影响 今起又是三天雨
2014-06-28 19:25:37 来源: 华龙网-重庆商报(重庆)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商报记者 刘真
重庆商报讯 眼下,我市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段,市气候中心此前预测:今夏我市超过35℃的高温天,将比常年同期偏多3至5天。而今年几成定局的厄尔尼诺事件将对我市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年高温是否受此影响?记者采访了市气象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
厄尔尼诺曾致旱灾暖冬
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都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异常,如干旱、洪涝、暖冬。2009年厄尔尼诺就为我市带来了旱灾和暖冬。
2009年夏,连晴高温导致旱灾,致使我国重庆、四川、贵州等地5000多万人受灾。气候专家分析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是重要成因之一。同年冬,厄尔尼诺威力仍持续。据市气候中心提供数据显示,2009年冬(2009年12月~2010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3.5℃~9℃,与历年同期比,气温偏高0.3℃~0.5℃。
今夏不受厄尔尼诺影响
今年是闰年,我市大部地区入夏时间比常年偏晚15天左右,就目前看,预计今夏我市高温天气至少将持续到9月上旬。这是否有厄尔尼诺的外力影响?
对此,唐红玉给出了否定答案。唐红玉介绍,据国家气象局监测,全国7月才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状态要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才或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而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有一段时间上的滞后,可以肯定地说,今夏我市高温天气并不受厄尔尼诺的影响。
唐红玉预测,此次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要到今冬末或明年初才能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第二年,极易出现洪涝灾害。
是否会波及我市待观察
于我市而言,是否将在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受到波及?唐红玉表示,虽然在很多地区,包括我市及周边地区的气候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发生存在着某种遥相呼应,但往往又受到其他因子制约。“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最为强烈;而在热带以外的地区,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唐红玉解释称,由于山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受多个天气系统的影响,海水温度、高原积雪、副热带高压都是常年左右重庆天气变化的重要因子。因此,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市是否受到波及,有待观察。
http://news.163.com/14/0628/19/9VRNURL200014Q4P.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