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同的预测:明年北半球有80%的可能出现厄尔尼诺
杨学祥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预测中心说,明年北半球有80%的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全球气温今年5月史上最高 明年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2014年06月26日 06:48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新数据显示,上月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5月气温的最高值。
5月的气温比5月的历史平均气温高出1.33华氏度(约合0.74摄氏度)。真正令人烦恼的不是创下的新纪录,而是人类正身处一个新纪录频出的时期。要寻找之前最热的5月,你无须往前追溯过多: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个5月中有4个出现在2010年后。更难的是找到一个凉爽的5月。5月的气温最后一次低于20世纪的平均值是39年前的事。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迅速升高的温室气体水平助长了全球的高温势头。全球变暖导致热浪一波强似一波、海平面上升、降水模式不断变化,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在20世纪,5月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为58.6华氏度(约合14.8摄氏度)。今年5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与1998年6月、2003年10月和2009年7月并列偏离正常值最多的月份。
全球各地对5月份的高温有不同感受。中亚热得简直像油煎,而欧洲和中国的大片地区气温正常或偏低。美国本土约37%的面积处于干旱之中。
5月的高温与一项可能性似乎越来越高的厄尔尼诺预测吻合。NOAA的气候预测中心说,明年北半球有80%的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后产生气候现象),会为全世界带来极端降雨和气温。看来此类天气模式或许只是新温暖标准的又一组成部分。
本世纪末过半人
生活在停滞空气中
据《自然-气候变化》月刊23日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许多地方空气质量恶化。到本世纪末,世界半数以上人口将暴露在日益停滞的空气环境中,热带和亚热带将首当其冲,受到糟糕的空气质量影响。
斯坦福大学气候模型研究者丹尼尔·霍顿率领一个研究小组,通过15种全球气候模型,追踪大气停滞事件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变化。大气停滞事件是指气团停滞,烟灰、尘埃和臭氧在低层大气中积聚的现象。
在温室气体高排放情况下,霍顿及其同事通过计算发现,到2099年,全球55%的人口将遭遇空气停滞多发状况。与1985年至2005年平均水平相比,印度、墨西哥和亚马逊河等地大片地区的年均空气停滞天数最多可多出40天,增幅分别是40%、19%和28%。
研究人员随后将人口数量纳入计算,对人类遭遇日常空气停滞事件和空气污染的情况进行量化。结果表明,变化格外剧烈的地方是印度、墨西哥和美国西部。
室外空气污染物是中风、心脏病、肺癌和哮喘等疾病的一大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2年室外空气污染造成全球370万人早逝。
据德新社24日报道,世界银行表示,采取环保行动将为全世界带来就业增加和健康水平提高等额外益处。在23日晚发布的题为《增加益处》的报告中,世行提出四项计划:印度可新建1000公里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巴西可把所有固体垃圾运至填埋场以收集沼气;墨西哥可在其90%的养猪场和奶牛场中安装沼气收集和太阳能设施;中国可配置7000万个清洁炉灶。
气候学家称,如不采取预防措施,那么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的水平上升4摄氏度。能避免海平面大幅上升和致命旱灾的唯一方式就是使全球气温增幅保持在2摄氏度或以下。
据新华社、中新社
http://cq.ifeng.com/news/detail-1_2014_06/26/2490802_0.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